1樓:pan小
1.易感動物 主要自然感染1~8周齡的鴨,尤以2~3周齡雛鴨最易感,1周齡內幼鴨和8周齡以上大鴨少見發病,在汙染鴨場的感染率可達90%以上,病死率高低不一,為5%~75%,與感染鴨的日齡、環境條件、病毒毒力、應激因素等有關。曾有雞、黑天鵝、火雞感染本病的報道。2.傳染途徑 主要通過汙染的飼料、飲水、飛沫、塵土等經呼吸道和損傷的**等途徑傳播,用上述途徑人工感染可複製本病。
亦有人認為,該病可經蛋垂直傳播,但未從死胚和1日齡雛鴨卵黃囊中分離到鴨疫巴氏桿菌。
2樓:行樂樂樂行
一般這些鴨子都會出現發燒的情況,而且也會出現多汗,同時也會出現食慾不振,而且死亡率也比較高,同時也會出現特別嚴重的敗血症傳染病。
3樓:柚子潘
本病主要侵害小鴨子,發病特別急的往往來不及**,沒有出現明顯發病症狀,當發現時已經死亡。有的急性發病鴨子,主要症狀表現為精神不振、食慾下降甚至停食、喜臥走動少、眼鼻部有分泌物流出、拉稀等,如果沒及時發現和**,隨著病情發展會出現神經症狀,**後病死。當然,也有的發病慢,鴨子一般會精神萎靡、膽小、越來越瘦甚至出現神經症狀,若能及時發現,進行**可得到有效控制。
4樓:愛吃西瓜的熊
發病的鴨子會食慾不振,而且精神不佳,經常在原地不動,很少走動,眼部和鼻部有一些分泌物流出,而且還會有拉稀的症狀,如果沒有及時的**,很可能就會出現死亡的情況。
鴨養殖者越來越多,鴨養殖中常見疫病有什麼?
5樓:妮夢說娛樂
鴨子在農村地區是非常常見的養殖家禽,現在鴨產品在市場上越來越受到歡迎,養鴨的人也是越來越多。數喊養鴨雖普遍,但管理起來卻並不是一件很簡單的事,需要花費很多的精力,尤其是各類疾病的危害,若防治不當,則直接會影響到養殖效益。那麼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鴨養殖者越來越多,鴨養殖中常見疫病有什麼?
1.禽流感。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增高強。主要表現為三個方面:以往認為水禽對禽流感病毒具有較強的抵抗力,但是目前所有的水禽,無論是家養水禽還是野生水禽都可以感染髮病與死亡;從實驗動物的資料來看,早期的分離毒株,對實驗動物或是小白鼠的致病時間同比目前的分離毒株時間要長;對實驗動物臟器組織的親嗜性而言,早期的分離毒株在小白鼠的少數臟器繁殖,而當前的分離株可在全身各臟器繁殖,從而造成動物嚴重的臟器病變,加速動物的死亡。
2.鴨瘟。這是導致鴨子死亡率較高的一種病症,而且屬於群體**染的一種疾病,表現症狀是比較明顯的,前期鴨子看起來會比較萎靡,翅膀鬆弛,走路搖晃且搖頭低垂。
中後期的時候鴨子身上會出現比較嚴重的膿水情況,眼裡充血,頭部浮腫,尾部還會伴隨出血的情況。一般發現後一定要進行隔離,鴨種都要注射鴨毒抗血清,注射量要注意在平常的三倍以上。
3.鴨傳染性漿膜炎。
本病又稱鴨疫黎克特制桿菌病,是侵害雛鴨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其發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是危害養鴨業的重要傳染病。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春冬季薯滲野節較為多發,1~8周齡的雛鴨易感本病,但種用鴨極少發生。如果飼養環境條件不好可誘發本病,如育雛期飼養密度過大,室內潮溼、通風不良,飼料中缺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特別容易引起本病的流行。
本病主要由呼吸道或**傷口感染,被病鴨汙染的空氣是重要的傳播途徑。病鴨神態倦怠,運態失調,頭頸震顫,昏睡。眼、鼻有分泌物流出,輕度咳嗽或打噴嚏,排淡綠色糞便。
心包膜、肝臟表面有纖維素性滲出物喊舉。嚴重的病鴨有神經症狀,頭頸向身體右側彎轉90度,呈s型。
6樓:山西巨集盛星辰
比如說傳染性肝炎,禽流感,還有肝周炎,黴菌病,還包括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腸炎等等,一定要注意優質的飼料搭配,要做好通風工作,還應該注意控基讓制溫度,要大鋒塌保證場館內部的溼滾圓度。
7樓:樂樂在此呢
包括有呼吸道疾病,或者是鴨絲蟲病,也包括有大腸桿菌病,或者是呼吸道感染,也會出現很多的炎扮鍵症棚並,廳和巧這些都是養殖期間出現的疫病。
8樓:吱吱吱吱心
肝炎,鴨瘟,鴨副粘病毒,大腸桿菌,鴨絲蟲病這幾種疾病都是鴨子養殖中經常見的疾病。
9樓:李佳楠那男
總共有三種,第1種就是呼吸道疾病,第2種就是大腸桿菌病,第3個就是鴨竇炎。
鴨三種細菌性傳染病困擾很多人,鴨三種細菌性傳染病有什麼防治措施?
10樓:敏敏旅行之路
嚴格執行「全進全出」的飼養制度「全進全出」是指全場同時進鴨雛、同時出欄的飼養制度。這種制度有利於對全場進行全面徹底的清潔和消毒,能有效避免不同日齡鴨群病原菌的交叉感染。最急性患鴨看不到症狀突然死亡。
急性病例主要臨床表現為精神沉鬱,少食,拒食,伏臥一角,腿軟,不願行走,運動失調,伏臥於地時頭向上向後呈痙攣性點頭運動,有的前仰後翻。消毒可以有效地清除病原體。消毒前先要做物理性的清掃沖洗,清掃、沖洗要按照一定的順序,一般先掃後洗,先頂棚、後牆壁、再地面;從鴨舍的遠端到門口,先室內後環境,逐步進行。
在2月齡時注射鴨瘟疫苗,一般在1周內產生堅強的免疫力,發病初期肌注抗鴨瘟高免血清,每鴨注射毫公升,有一定療效。成年鴨一次肌注聚肌胞1毫克,3日1次,2~8次有良好療效。飼料呼吸道感染引起的。
第3大腸桿菌,球蟲腸炎病毒病,**用藥:喹諾酮型別藥為主,養殖鴨子提前做好防疫工作,鴨場勤打掃。發現乙隻病鴨立馬挑出來隔離**以免感染其他的健康鴨子。
廣大養鴨戶們要根據自身所養殖的鴨群的實際情況來進行合理的判斷,這樣才能更好的進行防治,一旦鴨群出現病害,要及時進行隔離防治,否則會危害到其它鴨群。定要加強飼養管理,提高鴨群的抗病能力,經常打掃鴨舍,保持鴨舍的乾淨衛生,杜絕給細菌有藏身之地。還有,給鴨子喂品牌的飼料有保障,結合玉公尺等粗糧,做到精細搭配。
如果確診鴨群患禽霍亂、大腸桿菌病、沙門氏桿菌等細菌性傳染病,應隔離病鴨,加強日常清潔衛生和消毒工作,並按照獸醫的處方或建議為鴨群投放藥物,進行**。
11樓:小李美死了
應該改變森林的環境,而且也應該進行通風,而且也應該服用一些藥物,這些都是比較不錯的防治措施。
12樓:網友
1、鴨傳染性漿膜炎 本病的預防是給1~2周齡的雛鴨使用氧氟沙星飲水,50g氧氟沙星加水200kg,每天1次。2、鴨大腸桿菌病 首先要加強對鴨舍環境衛生的控制,飼養用具要經常消毒。還要注意檢查水源是否被大腸桿菌汙染,如有汙染要及時更換。
注意鴨舍育雛期的保溫及飼養密度,保持舍內通風良好,糞便要及時清除,以減少氨氣汙染。3、鴨霍亂 加強鴨群的飼養管理,雛鴨、中鴨、成年鴨要分群飼養,不從疫場或疫區引進鴨,引進後應隔離飼養15~30天,確認無病後才能轉入場內。還要注意減少各種應激,禁止飼餵發黴變質的飼料,可用當地分離菌株製備的菌苗免疫預防。
13樓:go我的世界誰懂
比如說在飼料中應該新增一些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並且也應該注意在養殖的過程中一定要通風,而且也應該讓環境更加的乾燥一些,不要過於的潮溼,否則的話會引發這樣的疾病。
14樓:pan小
(1)可用四黃提純原藥拌入飼料,從而促進藥物的快速吸收,提高機體抗病力及免疫機能。(2)漿膜淨100g加水100kg給鴨飲用,每天2次,連用3-5天。(3)1-2周齡的雛鴨用50g氧氟沙星加水200kg,每天1次。
如果鴨群已患病可使用頭孢安泰。(4)加強鴨群的飼養管理,做好雛鴨、中鴨和成鴨的分群管理,引進鴨種時需隔離飼養15-30天,確認無病後才能轉入場內。(5)注意減少各種應激,禁止飼餵發黴變質的飼料,可用當地分離菌株製備的菌苗免疫預防。
6)發病時可用混感1號100g加水150kg,每天1次,連用3天。
鴨巴氏桿菌病有哪些臨床症狀?
1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鴨巴氏桿菌病潛伏期一般1~3天,根據病程長短和嚴重程度,本病分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種型別。
最急性型。發病初期,在鴨群無任何臨床症狀的情況下,常有鴨子突然死亡。例如,當天晚上很正常,第二天早晨發現已死亡;有的鴨子突然死於池塘水邊;有的鴨子還突然死於放牧路上。
急性型。鴨群採食量減少,精神狀態普遍不好,蛋鴨產蛋開始下降。病鴨行動遲緩,步態蹣跚,常落於鴨群之後,不願下水浮游,羽毛松亂,食慾廢絕,體溫公升高,一般在。
食道膨大部積食脹大,倒提鴨時,常從口鼻流出酸臭液體。也有病鴨咳嗽,張口呼吸,呼吸加快,氣喘,擺頭甩頭,力圖排出喉腔黏液,因此,又有「搖頭瘟」之稱。病鴨腹瀉下痢,排出灰白色、灰黃色或黃綠色的稀糞,有時稀糞中帶血,腥臭難聞,故稱為鴨霍亂。
有的病鴨後期癱瘓,常在1~3天內死亡。
慢性型。在疫情流行後期,經常有2%~10%的病鴨轉為慢性。表現體質消瘦,單側性或雙側性下肢關節腫脹,跛行,行走困難。
病程較長時,腫脹關節變硬,也有繼發感染化膿的病例。若不及時**,也可導致敗血症死亡。
鴨沙門氏菌病有何臨床症狀?
16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鴨沙門氏菌病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慢性和隱性三種型別,潛伏期一般10~20小時,少數病例潛伏期較長。
急性型經常發生在3周齡以內的雛鴨。1日齡雛鴨感然後,體質較弱,絨毛松亂,兩翅下垂,縮頸呆立,下痢腥臭,洩殖腔周圍絨毛有糞便黏附,腹部常見膨大,觸診較硬,卵黃吸收不全,臍部紅腫。病程1~3天,常因急性敗血症死亡,有些雛鴨因瘦弱脫水而死亡。
2~3周齡的雛鴨感染後,表現精神萎靡,不思飲食,呆立一旁,不願活動,兩翅下垂,兩眼流淚或有黏性分泌物。常見下痢、顫抖和運動失調,最後常因抽搐、角弓反張而死。病程一般3~5天。
慢性型經常發生在1月齡左右的雛鴨和中鴨,表現精神不振,食慾降低,糞便稀軟,嚴重時下痢帶血,逐漸消瘦,羽毛松亂。也有表現張口喘氣等呼吸困難的症狀。還有些病鴨出現關節腫脹、跛行等症狀。
通常死亡率不高,在有其他病原菌繼發感染的情況下,可使病情加重,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死亡。
隱性型是指成鴨在感染沙門氏菌後,不表現任何臨床症狀,呈隱**染狀態。這種帶菌的成鴨,經常通過糞便排菌汙染環境,從而導致本病的傳播流行。
鴨沙門氏菌病發病特點是什麼?
17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鴨沙門氏菌病又稱鴨副傷寒,是由沙門氏菌引起的一種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其臨診特徵為嚴重下痢,引起雛鴨大批死亡。
沙門氏菌在自然界中有較強的生命力,如在鴨糞和鴨舍中能存活6~7個月,在鴨絨毛上可存活5年,在土壤中可存活9~10個月,在池塘中可存活4個月,在蛋殼上和孵化器裡可存活3~4周。沙門氏菌可通過種蛋傳播,因此,一旦某養鴨場發生沙門氏菌病,從此在該鴨場很難消滅。
在自然條件下,雛鴨易感,3周齡之內的雛鴨更易感,3個月以上的鴨很少發病。病鴨和帶菌鴨是主要的傳染源,其他動物如鼠類沙門氏菌病也是一種重要的傳染源。被細菌汙染的場地、飼料、飲水、飼養工具以及往來人員等,都可能是傳播本病的途徑。
據有關資料報道,在鴨飼料中,特別是在魚粉、肉粉和骨粉中曾檢驗出沙門氏菌,育雛階段,雛鴨吃入這種飼料,很容易發病。
被細菌汙染的種鴨蛋,在貯存或孵化過程中,溫度和溼度適宜,蛋殼表面上的細菌乘機鑽入蛋內,可使孵化率降低,孵出的雛鴨帶菌,弱雛增加,很易造成大量雛鴨發病死亡。
孵化器很容易被病雛和帶菌的鴨絨毛汙染,進而汙染孵化室空氣和人員、物品等。易感雛鴨可以經空氣感染,也可以與人員、物品接觸而感染,從而造成本病的發生和流行。
克林黴素可以治療布氏桿菌嗎,治療布氏桿菌病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可以 發病急性期 原則為 1.一般 臥床休息,補充維生素 電解質和水分。2.對症 高熱患者可用物理降溫,適當應用解熱藥物或糖皮質激素。3.抗菌 應選擇敏感抗菌藥物,常用方案有 利福平 多西環素,鏈黴素 多西環素。發病慢性期 原則為 1.抗菌藥物 同前。2.菌苗 靜脈 肌肉或皮下注射菌體。3.克林黴素...
布魯氏桿菌的細菌特點
免疫防線反助布菌繁殖 布魯氏桿菌經 傷口或粘膜進入人體後,附近毛細血管中的吞噬細胞會率先鑽出來迎敵。只要免疫功能正常,任何侵入人體的不明外來生物都會受到免疫大軍的阻擊。倘若吞噬細胞沒能將病菌全殲,便會隨著布魯氏桿菌的 餘部 一同順著淋巴液 漂流 到淋巴結,以便聯合駐紮在那裡的吞噬細胞,將這些病菌吞入...
布魯氏桿菌病的介紹,布魯氏菌的菌病簡介
布魯氏桿菌病 brucellosis 簡稱布病,又稱地中海弛張熱,馬耳他熱,波浪熱或波狀熱,是由布魯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傳染病,其臨床特點為長期發熱 多汗 關節痛及肝脾腫大等。人感染布氏桿菌後,病菌在人體中產生菌血症和毒血癥,累及各個器官,慢性期多侵及脊柱和大關節。運動系統除侵及脊柱外還可侵及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