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歿,家事浙落,翀不恤,而為學益力怎麼翻譯

2025-05-07 09:30:16 字數 1808 閱讀 6796

1樓:要解體成分子的人

父親去世,家裡的事浙落,種不關心,而作為學習更加努力。

2樓:耶律之家

父歿,家帶消純事漸落,翀不恤,而為學益力。

出處:《元史列傳第七十》

人物蠢咐簡介:翀,全名:孛術魯翀(1279-1338),元代女真人。

參與編修《世皇實錄》。後奉命預修《大元通制》,並作序。又纂修《太常集禮》。

元統二年(1334)任江浙行省參知政事。

翻譯為現代漢語:父親去世後家境漸衰,孛術魯翀雖無撫卹,橋橡但對學習更加努力。

注:完全沒有問題,希望幫助到您。請及時點選。

父歿,家事漸落,翀不恤,而為學益力的意思?

3樓:網友

父親去世,家境逐漸衰落。但孛術魯翀不受影響,卻更加努力學習。

註釋:不恤,bù xù。不顧及;不憂慮;不顧惜。

書·湯誓》:「我後不恤我眾。」

卻立不親授,諭以從父行。求翻譯

4樓:匿名使用者

卻立: 退後站立。不親授:

按照古代封建禮教,男女間不親授受東西。這裡是說韋道安對她們以禮相見。諭:

曉喻,告知。以: 作為,當做,從父:

父親的兄弟,即伯父,叔叔。行: 跟行,相隨。

卻立不親授,諭以從父行。意思是: 韋道安稍往後退,對她們以禮相待,告訴她們把自己當做叔父(從前文可知韋道安應該比二女父親年輕)跟隨。

這句話還是讚美韋道安的俠義風度,英雄救美之後並未忘乎所以,一如既往的執禮守義,與下文的」道安奮衣去,義重利固輕。」相呼應。

《餘弟培,字伯凝》全文翻譯

5樓:達人方舟教育

原文 : 餘)弟培,字伯凝,乳名曰獅。五歲,從大父芝亭公為南直休寧縣令。

休寧多糖,伯凝性嗜飴,晝夜啖之,以疳疾猛歷壞雙目。大母王夫人鍾愛,求天下名醫醫之,費數千金不得療。識者以獅者師也,或為先兆雲。

伯凝雖瞽,性好讀書,倩人讀之,入耳輒能記憶。頻聽之不厭,讀者舌敝,易數人不給。所讀書,自經史子集,以至稗官野史,無不淹博。

尤喜談醫書,架上醫書不下數百餘種,一一倩人讀之,過耳亦輒能記憶。遂究心脈理,盡取名醫所輯諸書,日夕研究,遂得其精髓。凡診切諸病蔽裂,觸手即知。

伯凝有力,多儲藥材,復精於炮製,藥無不精,服無不效。凡有病者至其齋頭,未嘗繼一錢而取藥去者,積數十人不厭,舍數百劑不吝,費數十金不惜也。嗣是壽花堂丸散刀圭,傾動越中。

吾家十世祖為越郡名醫,所開藥肆,甲於兩浙,後以陰功,子孫昌大。昔人云:「公侯之家,必復其祖。

伯凝殆即其後身矣。

伯凝尊人六符叔去世早,不得於我嬸孃,屢遭家難。伯凝號泣旻天,卒得「賦隧」。族中凡修葺宗祠,解釋獄訟,評論是非,分析田產,一切不公不法、可駭可愕之事,皆於伯凝取直。

故伯凝之戶履常滿,伯凝皆一一分頭應之,無不滿志以去。

伯凝有一隙之暇,則喜玩古董,葺園亭,種花木,知無不為,興無不盡。其內弟督兵江干,伯凝為之措糧餉,校槍棒,立營伍,講陣法,真有三頭六臂所不能盡為者,而伯凝以一瞽目之人,無不立辦。則其雙眼真可矐,而五官真不必備矣。

雲間有唐士雅者,五歲失明,耳受詩書,不下萬卷。其所著《唐詩巨集知閉解》諸書,援引箋註,雖至隱僻之書,無不搜到;作詩文,則出口如注,繕寫者手不及追。然餘觀其人,貌甚樸陋,閉戶枯坐,無異木偶,其欲如吾伯凝之多才多藝,機巧揮霍,蓋萬不及一者矣。

故吾謂伯凝似左丘明,似晉師曠,似高漸離。咄咄伯凝,蓋以一身而兼有之矣。

選自張岱《琅嬛文集》,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