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礦因素定量分析與控礦指標提取

2025-05-03 00:40:09 字數 1312 閱讀 4699

控礦因素與成礦規律研究

1樓:中地數媒

1.控礦因素研究。

控礦因素即成礦的控制因素,是在地質填圖後對各種成礦條件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礎上,根據與成礦空間、時間和成因的相關程度以及各種地質、地球化學條件的內在聯絡而確定的。根據目前對礦床成因的認識,可以劃分出時控、層控、巖控、母巖控礦、構造控礦、深部控礦、儲存程度等多個因素。時控性,指區域成礦發生在特定的時間段,可以劃分為一定的成礦時代和成礦期。

層控性和巖控性,指區域礦化受一定地層層位和巖性的控制,而這種層位是在一定沉積建造中,具有特殊的岩石組合和層序,反映了一定的沉積相及古地理環境。母巖控礦,主要指岩漿活動對成礦的控制,其中岩漿岩成因型別、演化性質及分異程度最為重要,而岩漿形成和侵入—噴出的構造環境(時間和空間)又對型別和演化起制約作用。構造控礦,包括構造形式控礦(控礦空間),也包括構造系統控礦(構造—熱事件)及各種構造介面的控礦(不整合面、接觸介面及火山機構)。

深斷裂控礦是近年來認識到的一種重要控礦因素。深大斷裂,尤其是超殼斷裂是成礦動力、流體及深部物質集中區,是各類地球化學異常的急變帶,也是礦產的集中區。儲存程度是決定礦產是否存在的最後乙個要素,決定於其埋深、剝蝕深度、氧化程度等。

2.成礦規律研究。

成礦規律指區域成礦在時間上、空間上、共生關係上及系統性方面的規律性。內容包括成礦時代、成礦期、成礦階段的確定,成礦域、成礦帶、成礦區、礦田的劃分及空間分佈規律研究,礦床成因型別及其共生關係,成礦作用系統及主要成礦作用型別的研究等。成礦是一種成礦物質在地質過程中的地質地球化學聚集過程,總結這一過程的時間、空間、成因等系統的特徵,就是成礦規律研究。

在礦產資源調查中,對成礦規律的研究貫穿始終,最終的成果除文字外,主要用區域礦產分佈及成礦規律圖等圖件表示,全面反映各種成礦現象的空間位置及空間分佈規律,總結各種控礦因素及其與礦化的空間關係等。

關鍵控礦因素

2樓:中地數媒

礦區內主要礦化型別為受接觸帶控制產出的矽卡巖型銅鐵金硫,關鍵控礦因素可以歸結為以下五點,其示意圖見圖3-8所示。

圖3-8 銅山銅礦關鍵控礦因素示意圖。

中酸性岩漿岩輪悔 主要為花崗閃長斑岩 (

含礦圍巖 主要為下二疊統棲霞組 p1

q 碳酸鹽巖,其次石炭系中上統黃龍組、船山組兄桐慎c2 + 3碳酸鹽巖。隔擋層 厚層上泥盆統五通組 d3w 石英砂岩。

控礦斷裂 多期活動張性大斷裂 f1

以及 f2f14

接觸帶 簡單接觸矽卡巖帶、斷裂接觸矽卡巖帶、層間破碎矽卡巖帶、層控矽卡巖帶、層間滑脫矽卡巖帶、多因羨敬素複合矽卡巖帶以及波狀起伏介面 ( 包括超覆構造、凹部構造、不規則介面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