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孔子舉一反三教學方法的理解,幫我寫一篇「舉一反三,評論孔子的教育方法」400字左右

2022-12-24 03:45:21 字數 5037 閱讀 5823

1樓:匿名使用者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一般都認為"舉一反三"是從這裡來的。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史記 孔子世家》中也有記載:

孔子以四教:文,行,忠,信。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所慎:齊,戰,疾。子罕言利與命與仁。不憤不啟,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

真的是這樣嗎?

舉:「對舉也。」—《說文》 本義,用雙手託物。

「主人不問,客不先舉。」—《禮記》。孔穎達疏:

「舉亦問也。客從外來,宜問路中寒熱無恙,若主人未問,則客不可先問也。」所以在這裡舉取「問,發問」之意。

一隅:指一個角落。亦泛指事物的一個方面。《呂氏春秋·士容》:「故火燭一隅,則室偏無光。」

不以:不為,不因。《禮記·表記》:「故君子不以小言受大祿,不以大言受小祿。」

反:通「返」。取"返回「之意 「 使子路反見之。」—《論語·微子》

復:」復,往來也。「—《說文》 本義為返回,、回來。"言不可復也。」—《論語》

故「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弗復也」是說,孔子問事物的一個方面,就不會因為這個事物的其它方面而返過來再問這個問題?這就是孔子常說的「言不可復也」。這句話主要表現孔子教學的語言特點,敏銳而又簡潔。

這個特點在《論語》中表現的由為突出。

《史記》以後的記載中,孔子的話越來越繁雜,多是後人之假託也,以此為證。

舉一反三,說是孔子的教學方法並不準確。舉一隅不以三隅反,是孔子的語言特點。

失之釐毫,謬之千里。在繼承傳統《論語》的同時,更要重新去審視它,發掘它,使它在新的時代,再次迸發出新的生命力。這也許就j是我們讀《論語》者的使命吧!

幫我寫一篇「舉一反三,評論孔子的教育方法」400字左右

孔子的教學方式有哪些?

2樓: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顏回(顏淵)是受孔子經常誇獎的學生,他說過這樣一段話:

顏淵喟然嘆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

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

(《子罕》第十一章)(顏淵感嘆說:老師的學問道德,仰望越望越高大,越鑽研越深奧。好像在前面引導你,忽然又好似在後面推動你。

老師循序漸進誘導我們,用典籍豐富我的知識,用禮節約束我的行動,使我想停止進步都不可能。竭盡了我的才能,似乎自己提高了有些成績,然而想跟上他,仍然做不到啊。)顏回在這裡講的是孔子循循善誘,培養學生的學習自覺性,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一步步地引導學生通過學習、思考,由淺入深,由片面到全面,由低階到高階,來充實知識,理論聯絡實際。

循循善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主要形式。孔子回答學生子張的提問:

子曰:多聞闕疑,慎言其餘,則寡尤;多見闕殆,慎言其餘,則寡悔。(《為政》第十八章)(孔子說:

要多聽,有懷疑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少犯錯誤;要多看,想不通的地方暫且保留,認真地討論其他的部分,就能夠減少後悔。)孔子所說的學習,從來不是單指書本上的學習,而一貫主張同時在實際中學習,學習的方法則是「多聞闕疑」、「切問近思」。他引導學生觀察生活,聽取各種意見,「擇其善者而從之」;更主要的是獨立思考,對書本文獻,對事事處處,多問幾個為什麼,敢於發現問題。

學、聞、見,是佔有材料,疑、思,是發現問題、思考和分析問題,再謹慎地到實際中去檢驗。指導學生多聞闕疑、切問近思、在實際中檢驗認識,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種形式。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述而》第八章)(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求明白而實在想不明白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說出來而實在表達不出的時候不去啟發他。舉出一個方向他不能推知另外三個方向,就不再往下講。

)何謂「不憤不啟」?(這裡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憤者,心求通而未通之意。

……啟,為開其意。」意思是學生想解通某問題,思考長久還不得要領,在這個時候,老師要開導他能夠豁然貫通。

何謂「不悱不發」?(這裡有問號)朱熹解釋說:「悱者,口欲言而未得之貌。

……發,為達其辭。」意思是學生想說出自己的看法還不能順利地表達出來,這個時候,老師去啟發他,適當地點撥,學生便能明確地表達出來。

何謂「舉一隅不以三隅反」?(這裡有問號)隅,在這裡指方位。例如指南針,指示的方位是南方,看指南針的人知道了南方便能推知東、西、北三方。

這句話,後世演化為成語「舉一反三」。「復」,朱熹註解為「再告也」。孔子這句話是說,學生獲得的知識不能「舉一反三」,他不再講新知識。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使學生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開動了大腦這個思考和記憶儲存的器官,經過老師的開導、啟發、點撥,形成自己的新知識。實行這樣的啟發式教學,受教育者可以開啟心靈,思維活躍,獲得真智慧。一種知識,如果不能通過自己大腦的運動而被吸收,便不能進行推理和靈活應用,那只是死知識,不能轉化為智慧和才能。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達到「舉一反三」,是孔子啟發教學的又一重要形式。

孔子還要求學生能夠「觸類旁通」。《論語》記錄有他與學生子貢的對話:

子貢曰:「貧而無諂,富而無驕,何如?(這裡有問號)」子曰:

「可也;未若貧而樂,富而好禮者也。」子貢曰:「《詩》雲『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謂與?

(這裡有問號)」子曰:「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告諸往而知來者。」(《學而》第十五章)(子貢說:

「貧窮而不去巴結奉承,富裕而不驕傲自大,怎麼樣呢?(這裡有問號)」孔子說:「可以了;但還不如貧窮仍然樂道,富裕而愛好禮義的人。

」子貢說:「《詩經》裡說,修養像把玉石加工成精美的器物一樣,要經過切磋琢磨,是這樣的意思嗎?(這裡有問號)」孔子說:

「端木賜呀,可以開始同你討論《詩經》了,告訴你已經發生的事,你能知道後來的事。」)子貢名叫端木賜,他說的「貧而無諂,富而無驕」本來是不錯的,孔子的答話「貧而樂,富而好禮」,啟發他的認識再提高一層。子貢從《詩經》中的兩句詩又進一步認識到人的修養也要經過不斷的切磋琢磨,才能達到完善的程度。

他因此受到孔子的讚許,因為他經過老師的啟發,引用已有的學識,通過個人的思考,把認識又提高到新的層次。這樣的學習就是觸類旁通,即掌握了某一事物的知識後,在接觸同類事物時能類推而貫通。教師在教學中最好的教學方法,不是把知識一一細細地灌輸給學生,而是善於啟發學生在學習中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由其一而推知其

二、其三。

《論語》中還記載,孔子的教學常常運用討論、問答的方式,這也是啟發教學的一種形式。老師先向學生提問題,由學生回答。答對了,老師給予肯定;答錯了,老師給予啟發式糾正,引導到正確的思路上來。

孔子的啟發教學,以及要求「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比今天大多學校通行的「灌注式教學」、「應試教育」,不知高明多少倍。「灌注式教學」又稱「填鴨式」教學,「應試教育」,實際是死記硬背。二者的弊端,當前已發展到嚴重的地步,我們教育工作者學習孔子的教學思想,大有必要。

在中外教育史上,第一個倡導啟發式教學的是孔子。他給後人留下了「啟發式」「舉一反三」的教育教學經驗的

3樓:證道之聲

孔子是世界上啟發式教學的創始人.

「啟發」、「舉一反三」,最早源於孔子的經典性論斷:「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一) 含義

孔子提出的啟發誘導包括兩層意思:

1、實行啟發式必須抓住教育的時機,把握好施教的火候(憤則啟,悱則發)。

「憤」和「悱」,都是形容學生追求知識的一種急切的心理狀態。

「憤」是學生「心求通而未得之意」,即學生經過思考理解了其中一部分含義,但又未能徹底弄清楚,這時學生很著急。孔子認為,只有在這個時候,教師在關鍵的地方給學生指點一下,學生就有很大收穫,才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果學生還沒有經過自己的反覆思考,沒有急切的求知慾望,教師就先不必給學生講課。

「悱」是學生「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學生經過思考想把自己的思想表達出來,可是又找不到恰當的語言,說不清楚,十分著急。教師只有在這時候給學生指點一下,才能對學生有較大的幫助。如果學生不是處於這種狀態,教師是不必告訴學生應當怎樣表達自己的思想的。

啟發式教學要求教師不僅要抓住「啟」的時機,而且還要善於發問,有的教師在課堂上面向全班提出問題,讓學生齊聲回答:「對不對?」「是不是?

」「好不好」「有沒有?」等,這種啟發是不可取的,還有一種啟發是屬於淺層次的,缺乏深度。比如教師讓學生用「上」字組詞。

第一個學生會回答:「上汽車」往往第二個、第三個學生會回答:「上大車」、「上飛機」、「上輪船」等,這時老師總結說:

你們回答得真好,用「上」字組了這麼多詞。其實,這些用「上」字組的詞都是上去的意思,如果教師提出誰能用「上」字的另外意思來組詞,學生若能回答出:「天上」、「上次」、「上級」、「上午」等,這種啟發就有了一定的深度。

實施啟發式教學,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學習那些「似懂非懂、似會非會」的東西時學生才感興趣,而且迫切希望掌握它。心理學研究證明,問題情境的難度在50%左右最有利於激發學習動機。

在教學過程中要儘量地引導學生主動地學習,教師的講解代替不了學生主動地思考問題,而教師的作用在於因勢利導,在恰當的時候啟發、指點、引導,而不能簡單地灌輸,不能採取逼迫的辦法。啟發式教學最根本的,就是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2、實行啟發式必須有明確的要求,達到觸類旁通的目的。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其意思就是說,教師所講解的東西學生不能理解,不能從已知的一點,去進行推論,由此及彼,觸類旁通,那麼就不應當再重複去教他了。在教師所講的知識學生理解不了的時候,還要再講,勢必造成學生的死記硬背。這是違背教學規律的。

它強調的是培養學生獨立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由於孔子在教學中比較成功的運用了啟發誘導的原則,所以他的學生往往能夠「聞一知二」,乃至「聞一知十」;並讚揚他的教學能「循循然善誘人」。

(二)啟發的方式

1、討論

孔子最常用的一種方式,就是與學生一起討論問題,他是在與學生的討論過程中,調動學生主動思考問題的積極性,加深對問題的理解,而不是簡單告訴學生答案。整個一部《論語》就是孔子和學生討論、談話的記錄。

2、詰問

《論語》中還記載了孔子用詰問的方式,啟發人思考問題。子張問孔子:一個知識分子,怎樣做才能順順利利、非常通達呢?

孔子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問子張:你所說的通達指的是什麼?孔子在詰問子張、瞭解了他的癥結所在之後,給了他有針對性的回答。

3、比喻

通過比喻說明道理,以學生所熟悉的事物為例,來引導學生理解抽象的道理。孔子教育學生要向松柏一樣經得起嚴寒的考驗「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把君子之過比作日食、月食。

舉一反三的詞語,舉一反三是成語嗎

舉一反三 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近義詞 拋磚引玉 融會貫通 問牛知馬 觸類旁通 聞一知十 舉一反三 j y bai f n s dun 生詞本基本釋義 反 類推。比喻 zhi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dao道專其他許多事情。褒義出 處 論語屬 述而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 則不復也。例 句現代漢語...

與舉一反三同意的成語有哪些,舉一反三舉一反三的反義詞成語都有什麼

聞一知十 問牛知馬 融會貫通 觸類旁通 舉一反三 拼音 j y f n s n 釋義 反 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出處 論語 述而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舉一反三舉一反三的反義詞成語都有什麼 舉一反三的反義詞 囫圇吞棗 不求甚解 淺嘗輒止 食古不化 囫圇吞棗 h l n t...

舉一反三是什麼意思,舉一反三的意思

舉一反三的反釋義 類推。舉一反三 解釋 反 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出自 論語 述而 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說 一個人不到他傾全力去嘗試瞭解事理,但卻仍然想不透的程度,我是不會去啟示他的。示例 我是憑著一卷 詩韻 學說話,倒可以有 舉一反三 的效驗。清 吳趼人 二十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