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青牛過函關留千真言而去老子姓李的下聯

2022-06-27 07:50:12 字數 4100 閱讀 1145

1樓:

斬白蛇 入武關 領萬精兵而來 高祖稱劉。

斬白蛇 入咸陽 建大漢朝而始 高祖諱劉。

上面是網上給的兩個答案,都比較中肯。

對聯與對聯文學

對聯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它實用性強

2樓:納蘭子澈

對聯是漢語特有的文學形式,它實用性強,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早已融入了民間習俗中,成為中國傳統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對聯又稱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有偶語、儷辭、聯語、門對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開始於明代。 它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利用漢字特徵撰寫的一種民族文體,它與書法的美妙結合,又成為中華民族絢爛多彩的藝術獨創。

對聯一般不需要押韻(律詩中的部分對聯才需要押韻)。大致可分詩對聯,以及散文對聯,嚴格、分大小詞類相對。傳統對聯的形式相通、內容相連、聲調協調、對仗嚴謹。

對聯作為一種習俗,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2023年,中國***把楹聯習俗列為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楹聯習俗在華人乃至全球使用漢語的地區以及與漢語漢字有文化淵源的民族中傳承、流播,對於弘揚中華民族文化有著重大價值。

對聯的意義

3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作為一種相容民俗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獨特文學藝術,在它萌芽、孕育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民間養料和其他文學與藝術精華,在充實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與物質轉化出來回報社會,對社會產生了不 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具體總結來看,有如下方對聯作為一種相容民俗性、文學性和藝術性的獨特文學藝術,在它萌芽、孕育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民間養料和其他文學與藝術精華,在充實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與物質轉化出來回報社會,對社會產生了不 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具體總結來看,有如下方面:

(1)、教育文化作用

(2)、社會交際作用

(3)、豐富和反映民俗,調節民眾精神生活作用(4)、宣傳、鬥爭、廣告的作用

(5)、充實對聯,增加傳統文化積累的作用

4樓:嘲笑三步顛

對聯作為一種相容民俗性、

和藝術性的獨特文學藝術,在它萌芽、孕育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民間養料和其他文學與藝術精華,在充實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與物質轉化出來回報社會,對社會產生了不 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具體總結來看,有如下方對聯作為一種相容民俗性、

和藝術性的獨特文學藝術,在它萌芽、孕育和發展傳播的過程中不斷吸取了民間養料和其他文學與藝術精華,在充實壯大自己的過程中又把它所吸收消化的精神與物質轉化出來回報社會,對社會產生了不 容忽視的作用和深遠影響,具體總結來看,有如下方面:

(1)、教育文化作用

(2)、社會交際作用

(3)、豐富和反映民俗,調節民眾精神生活作用(4)、宣傳、鬥爭、廣告的作用

(5)、充實對聯,增加傳統文化積累的作用

對聯的常識 與對聯有關的文學常識

5樓:匿名使用者

楹聯習俗源於我國古代漢語的對偶現象,西晉時期(290年左右),出現合律講究的對句,可視為其形成的重要標誌。在一千七百餘年的歷史傳衍過程中,楹聯與駢賦、律詩等傳統文體形式互相影響、借鑑,歷北宋、明、清三次重要發展時期,形式日益多樣,文化積澱逐漸豐厚。楹聯有偶語、儷辭、聯語等通稱,以「對聯」稱之,則肇始於明代。

楹聯以「副」為量詞,一般以兩行文句為一副,並列豎排展示,自上而下讀,先右後左,右邊為上聯,左邊為下聯。楹聯屬格律文學,有種種講究,但無字數和句數的限制,少則一字,多至千言。上下對舉、字數相等、詞性相同、平仄相對、辭法相應、節律對拍、形對義聯是其文體特性,其中尤以聲律的平仄與詞性的對仗為關捩。

楹聯言簡意賅,雅俗共賞,人稱「詩中之詩」。

對聯的特點,主要分四個方面:

一是形式對稱,

二是內容相關,

三是文字精練,

四是節奏鮮明。

也有人將其稱為對聯四美,即建築美、對稱美、語言美和節律美。

對聯這種文學樣式為什麼在明清時達到了鼎盛?

6樓:

到了明清時期,對聯越寫越多,越寫越長,越寫越巧,聲律系統已臻於完善。這一時期也出現了許多大家,如徐渭、紀昀、俞樾、何紹基等等。

7樓:浮萍伶仃

清代是對聯發展的鼎盛時期 宋學義

在我國文學史上,人們常以「唐詩、宋詞、元曲、明清**」來概括各個歷史階段最高文學成就。依我之見,清代也是對聯發展的鼎盛時期。對聯素有「詩中之詩」的美稱,因而詩、詞、曲的成熟為它發展提供了良好基礎。

因此,到了清代,對聯發展至鼎盛時期已成必然趨勢。

從對聯專著來看,早期的聯書有清·樑章巨《楹聯叢話》、《楹聯續話》、《楹聯三話》、《巧對錄》;清·粱恭辰《楹聯四話》、《巧對續錄》;清·林慶銓《楹聯述錄》、《楹聯續錄》;清·李伯元《南亭四話》。根據顧平旦、曾保泉《對聯欣賞》中的《對聯書目舉要》所到舉的對聯專著中,清以前的有八種,而清代就有三十八種之多。不朽的世界文學名著——《紅樓夢》中,除章回的回目外,所寫對聯有二十七處之多,其詩、詞、曲中更的連環聯,聯聯不斷,對聯構成了《紅樓夢》的骨架,像顆顆明珠鑲嵌在寶玉之上,熠熠生輝,蔚為大觀。

這些聯語大多出自曹雪芹筆下,他把山水、園林、亭榭、門室、圖景,人物、事理塑造的栩栩如生,這也許是其他一切世界文學名著所不能比擬的地方之一。

清代李漁(1611-1699),著名戲曲理論家)所著的《笠翁對韻》,更是對聯的天地,集音韻、對仗、賊故等範例之大成,對後人古典詩詞創作有巨大影響。就連曹雪芹的詩文,以詞句結構及創作意境來看,似乎也與笠翁有筆法是一脈相承的。《笠翁對韻》與《紅樓夢》兩大名著誕生在清代,也可以說是對聯發展史上的必然巧合。

從清代傳統的對聯來看,其風格之多樣,用場之廣泛,大大超過了歷代。像黃榮章《古今楹聯拾趣》所收的一百八十八則聯語故事中,有一百一十則屬於清代。到清代康熙年間,對聯藝術有很大提高,而乾隆年間對聯則達到了純熟的程度。

乾隆本人就是對聯的酷愛者與製作者綹,北京名勝楹聯中,出版乾隆之手的就有一百七十九聯。當時紫禁城中,宮門對聯比比皆是。

清代名人所作聯語,成為千古之絕唱者,亦多於前代。如書畫大家鄭板橋的《六十自壽聯》;道光年間對聯名家何紹基的《岳陽樓題聯》;孫髯翁的大觀樓長聯最負盛名,被譽為「天下第一長聯」;鍾雲舫的江津長聯長達一千六百一十二字,是名勝聯中的最長者;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在定都南京後所寫「重開堯舜之天」一聯,氣魄巨集偉,激勵人心。清代對聯名家大師,不但有文人、學者、書畫家,如李漁、俞曲園(即俞樾)、鄭板橋、孫髯翁、何紹基、袁枚、宋湘、紀曉嵐、顧復初、鍾雲舫、康有為等,而且還有文官武將臺樑章巨、林則徐、左宗棠、張之洞等人。

在歷代楹聯名家中佔到三分之二以上,可謂群星燦爛,高手輩出。

總之,清代聯語無論是從思想內容到藝術形式,從質量到數量,還是從姿、香、韻、色到風格氣質,均可謂集前代之大成,發展到空前繁榮的地步。與清代文學的其他三大分支——**、散文、戲劇作比較,聯語在清代的成就同樣是輝煌的。我以為「唐詩」]「宋詞」、「元曲」、「明**」的後面應當是「清聯」了,這正好形成自唐至清,中國古典詩歌的「五峰山」、「一條龍」。

因而,清代也就形成了我國古典聯語發展史上和**時代,亦即古聯史上的鼎盛時期。當否,請方家教正。

原刊《對聯》 釋出日期:2008-07-16

對聯是我國一種獨特的文學藝術形式

對聯作為中國的傳統文學樣式

8樓:匿名使用者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論對聯是獨立的文學體裁

9樓:陽光文學城

對聯,中國的傳統文化之一,又稱楹聯或對子,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對聯對仗工整,平仄協調,是一字一音的中華語言獨特的藝術形式。對聯相傳起於五代後蜀主孟昶。

對聯是中國傳統文化瑰寶。

對聯又稱對偶、門對、春貼、春聯、對子、桃符、楹聯(因古時多懸掛於樓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等,是一種對偶文學,起源於桃符。是寫在紙、布上或刻在竹子、木頭、柱子上的對偶語句。言簡意深,對仗工整,平仄協調,字數相同,結構相同,是中文語言的獨特的藝術形式。

老君說的當年過函關,化胡為佛是什麼意思

老子化胡千真萬確。老子公元前1301年生人,釋迦牟尼公元前6世紀生 一氣含三混沌初,太清立教自虛無。誰將周禮東傳孔,誰入函關化胡夷。八十一章明道德,百千萬億鎮玄都。民間傳說老子當年西出函谷關去了印度,度化釋迦牟尼佛成佛。胡指西域人。其實不是,佛跟老子是同時代的人。西遊記中太上老君說,當年過函谷關,化...

我在畢節七星關區青場到筠連該怎麼走

畢節七星關區青場到畢節筠連路線如下 駕車路線 全程約201.3公里 起點 青場鎮 1.從起點向東南方向出發,沿x700行駛210米,左前方轉彎2.行駛2.1公里,朝鎮雄,宜賓方向,左前方轉彎進入青場立交3.沿青場立交行駛470米,直行進入畢鎮高速4.沿畢鎮高速行駛8.0公里,朝鎮雄,宜賓方向,und...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這句詩運用了歷史典故了嗎

1 蕭關 古關名,故址在今寧夏固原東南 2 候騎 負責偵察 通訊的騎兵。王維出使河西並不經過蕭關,此處大概是用何遜詩 候騎出蕭關,追兵赴馬邑 之意,非實寫 蕭關逢候騎 都護在燕然 這句詩運用了歷史典故了嗎 主要在燕然上,是竇憲破匈奴後,登燕然山,勒石記功,這裡的燕然是代指前線 並沒有哦 王維寫的這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