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自稱打仗不如韓信,還有什麼不如張良,蕭何什麼的

2022-02-05 11:21:40 字數 6344 閱讀 6418

1樓:貞觀之風

原文: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意思是:統籌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籌集糧草,做好後勤保障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

背景:劉邦稱帝后,在一次宴會上問群臣自己為什麼能夠奪取天下,劉邦酒後如實回答的。

2樓:nature學科學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列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

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

」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

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為我所禽也。」群臣說服。

譯文劉邦在洛陽南宮擺酒宴,說:"各位王侯將領不要隱瞞我,都說這真實的情況:我得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

項羽失天下的原因是什麼呢?"高起,王陵回答說:"陛下讓人攻取城池取得土地,因此來親附他們,與天下的利益相同;相與卻不是這樣,殺害有功績的人,懷疑有才能的人,這就是失天下的原因啊.

"劉邦說:"你只知道那一個方面,卻不知道那另一個方面.(就拿)在大帳內出謀劃策,在千里以外一決勝負(來說),我不如張良;平定國家,安撫百姓,供給軍餉,不斷絕運糧食的道路,我不如蕭何;聯合眾多的士兵,打仗一定勝利,攻佔一定取得,我不如韓信.

這三個人都是豪傑的人,我能夠利用他們,這是我取得天下的原因.項羽有以為范增而不利用(他),這就是被我捉拿的原因."眾大臣都被說服了.

3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張良;鎮守國家,安撫百姓,不斷供給軍糧,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位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4樓:

這是劉邦對項羽的評價:「夫運籌帷帳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即張良)。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 意思是我並沒有什麼才能,但我知人善用,而項羽你手下只有一個范增,你卻趕走了他,所以你項羽再勇猛,也還是敗在我的手上,原因就在於此

5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稱帝后,再一次宴會上問群臣:「項羽兵多將廣,為什麼還會失敗?」。

大臣們有說專案婦人之仁,有說漢王英明。劉邦就說:「你們只知道其一,不知道其二,我只所以能夠勝利,是因為我會用人,統籌千里之外,我不如張良,籌集糧草,做好後勤保障我不如蕭何,領兵打仗,戰必勝、攻必克我不如韓信,可是我能知人善用,發揮他們的各自的特長,而項羽有一個范增還不能好好利用,這就是我勝利的主要原因。」

劉邦治國不如蕭何,出謀策劃不如張良,帶兵打仗不如韓信,為什麼他就能做皇帝呢?

6樓:冷侃娛文

一、原因:

1、能夠知人善用。夫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張良字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餉饋(供給軍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眾,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三者皆人傑,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

2、善於將將。韓信曾說:「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

張良隨侍劉邦之側,為其在戰略層面出謀劃策。蕭何則是負責後方根據地的治理,為劉邦的前線大軍源源不斷地提供糧草和士兵。韓信是前線的大將,主要的硬仗由他去打。

二、簡介: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

陳勝起事後不久,劉邦集合三千子弟響應起義,攻佔沛縣等地,稱沛公,不久投奔項梁,任碭郡長,被封為武安侯,將碭郡兵馬 。公元前206年十月,劉邦軍進駐灞上,秦王子嬰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

劉邦廢秦苛法,與關中父老約法三章。鴻門宴後封為漢王,統治巴蜀地及漢中一帶。楚漢戰爭前期,屢屢敗北。

但他知人善任,注意納諫,能充分發揮部下的才能,又注意聯合各地反對項羽的力量,終於反敗為勝。擊敗項羽後, 統一天下。公元前202年2月28日,劉邦於定陶氾水之陽即皇帝位,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7樓:匿名使用者

運氣超好、殘忍、果斷、夠奸、能抓住民心、是新部隊等,而且上面3人沒有他那麼大的野心。

一個個解釋:

1.韓信後來厲害了雖然也參與爭霸但被滅口,張良只是想當個小國王后來他希望徹底破滅就完了,蕭何好像是一心輔佐的。

2.劉邦後來滅口多少人,沒什麼威脅

3.運氣超好,用智謀沒費多少兵力就奪取咸陽。

4.當時人民厭惡了過去的七國想要有新的改變,而且不想死,劉邦就讓他們能繼續活下去

而且這也是大勢所趨,要是六國復辟與之前相比沒有改觀。

還有一種陰謀論:請見藏海花最新章節

8樓:羅馬沒有貓

因為他能將蕭何,張良,韓信都收入麾下,是做皇帝的必要條件....

9樓:天涯躇行客

善於「治人」。就如他通過韓信的嘴說的:「陛下不善將兵,而善將將」。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爭天下的過程中,這傢伙懂得與部下和盟友「分享」。

10樓:mr周建良

韓信自己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史記·淮陰侯》有如下記載,上問曰:「如我能將幾何?」信曰:

「陛下不過能將十萬。」上曰:「於君何如?

」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

「多多益善,何為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將兵,而善將將。

」是說劉邦「將兵」的本領不大,「將將」的本領大得很。用今天的話來說,就是劉邦善於使用幹部。

11樓:**無間

術業有專攻,而且劉邦能笑到最後本身就說明了他自身超凡的領導才能

12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這仨哥們當皇帝都不如劉邦

13樓:烏有翁

他能統籌三人,善用賢臣良將啊,一個人打不了江山。

我很不明白為什麼劉邦論打仗韓信,論治國不如蕭何論謀略不如張良,他怎麼會當上皇帝

14樓:水龍吟楚天千里

用現代管理學的觀點來說,劉邦的技術技能不如此三人,但他的概念技能和人際技能比他們都高,也就是他善於用人,知人善任,用人之長。

15樓:京雅韻

天下英才都在你手下,而你又知人善用,不成功才怪!

16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你必須明白劉邦根本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 一般人對劉邦的瞭解只是通過電視劇,幾篇文章 甚至** 其實真正讀過史書(《漢書》)的就知道劉邦的個人能力其實挺強的,尤其是他駕又人才的能力; 在他還是一個小小的亭長時,蕭何和曹參就放棄了上咸陽做官的機會而留在他身邊。 無論是韓信、蕭何、張良、陳平、周勃或者曹參來統治漢朝都不可能 能夠比擬上劉邦的

至於西楚霸王項羽,他確實也很強悍,但是他不善於駕又手下的人才,做事猶豫不決,尤其是在賞罰上面, 而劉邦就不一樣了,他賞罰分明,該獎就獎,包括封王,項羽往往都是印章在他手上把菱角都磨平了也還不能決定賞不賞……

17樓:逍遙星翼

實際上你的問題二千二百年前,高祖劉邦已經回答你了,請看: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

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看見沒有,韓信是將帥之才,是武將,而非文臣,他有謀略,但只表現在戰場之上,玩政治手段、鬥心眼,他不行,最後被蕭何和呂后合謀,害死於長樂宮的鐘室。

談到分工:張良隨侍劉邦之側,為其在戰略層面出謀劃策。蕭何則是負責後方根據地的治理,為劉邦的前線大軍源源不斷地提供糧草和士兵。韓信是前線的大將,主要的硬仗由他去打。

蕭何謀不如張良,武不如韓信,為何卻能居於「漢初三傑」之首呢?

18樓:安徽省高考諮詢趙老師

首先從親疏關係上來看,蕭何是劉邦的發小,可以說劉邦還沒起家的時候,蕭何就跟劉邦在一起玩整天鬼混在一起,並且那個時候蕭何的官位還是比劉邦大的,所以說也給予了劉邦很多的關照,在劉邦的心裡蕭何就像他的老大哥一樣,反觀張良和韓信後期才跟著劉邦一起打天下,親疏關係一目瞭然。

其次,雖說蕭何在打仗這方面不如張良和韓信,但是劉邦這麼多年大後方管理可以說全靠蕭何一人在苦苦支撐,要不然劉邦早都敗了。因為戰爭糧草是非常重要的,因為打仗秉承的都是軍隊未到,糧草先行的原則。

所以只要有蕭何在,劉邦就從來沒有擔心過糧草方面的問題,從側面上也極大的安穩了劉邦這邊軍隊的軍心,畢竟吃飯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除此之外他在治理國家這一方面表現出來的才能也是另外兩位所不能比的,雖說張良的謀略很高,但是他不適合管理整個國家,反觀韓信就更不行。這也是後來為什麼一些功臣都被劉邦殺死了,唯獨蕭何最後得以保全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因為漢朝一旦失去蕭何,就有可能會陷入短暫的混亂,因為找不到人來接手。

不僅如此,蕭何還是呂雉的好幫手,因為在蕭何的眼裡什麼事情都沒有漢朝江山來得重要,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把韓信哄騙到宮裡面,然後讓呂雉設計陷阱把韓信害死,畢竟他怕韓信造反,因為韓信一旦造反,就沒有人能夠治得住他。

19樓:啊羨

因為蕭何他的才能不在這一方面,他的謀在於治國,在於穩定後方,他是掌管著劉邦的整個後勤

20樓:

這三個人各有所長,蕭何的長處是在治國棟樑這方面,而非軍事方面,因此劉邦建國之後選了蕭何作為丞相。

21樓:小婭看電影

蕭何幫助劉邦起義,而且治理國家的各方面的能力都很不錯,最重要的是還設計殺了韓信。

22樓:社會路痴的福利

每個人都有其擅長的事物,雖說蕭何不如張良和韓信,但他擅於治理國家,所以能居「漢初三傑」之首。

23樓:d**id烏拉拉

張良善使計謀。韓信善於打仗。而蕭何的能力是治國。對於漢朝初期來說,蕭何的能力是最重要的。

24樓:d**id烏霆殲

因為打江山難守江山更難。蕭何就是那種守江山的人才。所以在漢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他得到了重用。

25樓:司徒煌燁

但是財政很強啊,治國有方,國家治理可不僅僅關於軍事的。

26樓:和藹的小銘

因為當時是蕭何幫助韓信來進行造反的,而且對於蕭何這個人,非常的足智多謀

27樓:不喜歡吃烤包子

蕭何的才能主要表現在治理國家,出謀劃策,他非常的足智多謀。

28樓:高中陳老師

因為他治理國家方面特別的優秀,還幫助劉邦殺害韓信。他也是幫助劉邦起義的主要人物。

補充劉邦說的三句話……不如張良……不如韓信……不如蕭何。

29樓:匿名使用者

劉邦說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

帝置酒洛陽南宮,上曰:「徹侯、諸將毋敢隱朕,皆言其情:吾所以有天下者何?

項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對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與之,與天下同其利;項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賢者疑之,此其所以失天下也。

」」高祖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鎮國家,撫百姓,給饋餉,不絕糧道,吾不如蕭何。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西漢時期,劉邦當皇帝后在都城洛陽南宮擺酒宴,招待文武百官。他問百官他與項羽的區別,百官紛紛誇讚他大仁大義。劉邦說運籌帷幄不如張良,安撫百姓不如蕭何,率軍打仗不如韓信,但他能合理地使用他們三位俊傑,所以能得天下。

擴充套件資料

劉邦起家之前只是一個小小的亭長,但從公元前206年到公元前202年,短短的四年之間便打敗了號稱「西楚霸王」的項羽,開創了西漢王朝的先河。其實,楚漢戰爭初期,劉邦的實力遠不如項羽,而他之所以能贏得天下,奧妙就在於他善於知人善任。

劉邦平定天下之後,在慶功的宴會上曾感慨地說:「運籌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治理國家,撫慰百姓,吾不如蕭何;率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吾不如韓信。此三者,皆人傑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其中所提到的子房,即張良,是劉邦的大謀士;蕭何,是他的大管家;韓信是他的大將軍。他們三人就個人才能來說都是當時的「大腕」,不在劉邦之下,卻都能為劉邦的充分信任所感動,心甘情願,盡心盡力地為他打天下。

而項羽就連自己的叔父范增,唯一忠心耿耿的謀士,也不願採納他的正確意見。這說明項羽只知道憑著匹夫之勇闖天下,根本沒有「剛柔皆得」的用人思想,自然是其興也迅速,亡也迅速。

劉邦為什麼要殺韓信 蕭何 張良,劉邦在打敗項羽後為什麼要把蕭何和韓信 張良都殺了,卻不殺樊噲,劉邦殺他們的藉口都是什麼

功高震主。知道的太多。劉邦是個小人 因為劉邦怕他們影響自己得統治 鳥盡弓藏 兔死狗烹 其實只殺了韓信 因為劉邦當上皇帝之後,就像完全變了一個人開始懷疑身邊所有的重臣,害怕有朝一日,他們會奪走自己的皇位。這其中就包括韓信,張良和蕭何,這三個昔日為他立下赫赫戰功的好兄弟。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三個人,劉邦很...

劉邦一向都聽張良建議,為什麼劉邦要殺韓信時張良卻沒阻止

為了國家的利益和穩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抱負。張良已經無力阻止劉邦殺死韓信,他不必為這個交情不太深的韓信冒這自己生命危險。韓信給自己建立了一個很高的聲譽,但他自己並沒不知道收斂自己。已經讓劉邦有殺韓信的心,張良試著阻止了這一切。韓信已經獲得了很高的稱號但他並覺得滿足。在打敗齊國後,竟然他公開向劉邦索要...

劉邦對於韓信之死的態度是什麼?他有沒有後悔?

他肯定不後悔啊,韓信的能力,當然主要是用兵的能力遠遠在劉邦之上。一個皇帝最害怕的就是功高震主啊,韓信在軍隊的威信又很高,萬一說反就反,劉邦根本沒有還擊的能力。我個人覺得劉邦對於韓信的死肯定是會非常難過的,因為他覺得是自己的原因導致了這樣子的後果,肯定是非常後悔的。劉邦對於韓信之死表面上有些悲傷,實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