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故事和辭官的原因

2021-08-13 14:16:01 字數 3958 閱讀 7672

1樓:

陶淵明的故事:

顏延之在當劉柳後軍功曹這個官職時,曾經在尋陽和陶潛交情很好。後來顏延之在始安郡這個地方當官,在經過陶潛住的地方時,便天天去陶潛家。

要走的時候,顏延之留下二萬錢給陶潛,陶潛全部把錢送到酒家,以便以後去拿酒方便些。無論貴賤人等只要去造訪陶淵明的時候,他有酒的時候便設酒宴一起飲酒,如果陶潛先喝醉,他就跟客人說:“我喝醉了,想去睡覺啦,你可以回去了。

”陶淵明辭官的原因:

陶淵明動盪於仕與耕之間十餘年,他已厭倦了也看透了官宦生活。義熙元年八月,淵明最後一次出仕,為彭澤令。

十一月,程氏妹在武昌去世,淵明作《歸去來兮辭》以後解印辭官,正式開始了他的歸隱生活,直至生命結束。

2樓:好靜不好動

公元405年秋,陶淵明為了養家餬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歹就憑他那張嘴。

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 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

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

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這正就是所謂的“不為五斗米折腰”的來歷.

造成陶淵明逐漸形成歸隱思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是時代政治的原因。陶淵明生逢亂世,他的一生經歷了三個朝代、十個皇帝,社會處於空前的大**、大動盪的黑暗時期。在這樣的社會中,陶淵明的治世理想是難以實現的。

晉宋時期,推行的是門閥世族制度,政治極端腐朽。門閥世族制度萌生於東漢末年,形成於魏晉,魏文帝曹丕為篡漢而推行的“九品中正制”為門閥制奠定了基礎。中正官“計資定品”只重門第,不重鄉議。

司馬家族建晉之後,繼續推行這一政策,逐漸形成“公門有公,卿門有卿”的官位世襲局面。土族與庶族有著明顯的界限,不僅政治、經濟地位不同,甚至不通婚,不同乘共坐。士族的權勢之大、氣焰之盛,這皇權也不能完全控制。

晉武帝司馬炎時,土族王愷、石崇鬥富,石崇對司馬炎資助給王愷的一支二尺多高的珊瑚樹不屑一顧,隨手打碎,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士族的奢侈和至高無上的地位。在士族官僚的把持下,庶族寒門的人士很難有做官、晉升的機會。當時的名士、犍為李密就曾發出了“朝中無人,不如歸田”的慨嘆。

陶淵明祖上雖做過**,但仍屬庶族,又加之家境清寒,所以在官場上始終受到歧視。從他29歲到41歲這13年的遊宦生涯中,他曾五次出仕,五次辭官。第一次,太元十七年(公元393年),任江州祭酒;第二次,隆安四年(公元400年),在桓玄處當僚佐;第三次,元興三年(公元404年),在劉裕手下任參軍;第四次,義熙元年(公元405年),在建威將軍劉敬宣部下任參軍。

同年秋天,他第五次出仕,任彭澤令。不久,他就脫袍歸隱,再未出仕。這五次出仕,他在職的時間前後累加也不過

四、五年,所任官職都是些參軍、縣令之類的小官,根本不可能實現他那“大濟蒼生”的遠大抱負。但他又心存希冀,雄心不死,所以才這樣仕而退、退而仕,反覆不已。這時期陶淵明的思想在“用世”問題上發生的反覆曲折的變化、直到最後政治理想的徹底破滅的思想狀況,在他的詠懷詩中都有所表現。

其次,陶淵明所受的教育和他個人的性格,也是促成他退隱的重要因素。陶淵明的曾祖陶侃是以清正廉明而名揚四海的賢臣,陶淵明的祖父陶茂、父親陶逸,也都是沖和溫雅、淡泊名利的人。陶淵明多次寫詩文讚美他們的清高品行:

“功遂辭歸,臨寵不忒”,“行不苟且、言無誇矜……至於任懷得意,融然遠寄。”這些都顯示了他對祖先的高曠人格的由衷贊詡。家庭的薰陶,對他養成清高淡遠的性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就陶淵明個人的氣質稟賦而言,他那狂狷不阿和缺乏耐心的性格,以及較為脆弱的心理素質,也是造成他在仕隱之間反覆不已的原因之一。比如,在桓玄和劉裕當政之初,他都曾雄心頓起,於是便滿懷期冀地出仕,但又都很快地失望而辭官,顯示了他那書生式的衝動性格。而最後他在做了80天的彭澤令之後,因為不能忍辱納垢,憤然辭官而歸,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心理的脆弱。

他那句“我豈能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的話,縮編為“不為五斗米折腰”當做追求個人尊嚴的名言普遍採用,成為一種類似於“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的傲人氣節,這思想當然是可貴的。但如果我們分析一下他的原話,恐怕還會發現其中另有歧義,至少說明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完全是藝術家型的。這種性格決定了他可以成為一名出色的詩人,但卻難以成為一名出色的**。

陶淵明對自己的這種性格也有所認識。在許多詩中,他多次提到“無適俗之韻”,這個“韻”除了政治思想內涵外,當然也包括性格因素。在《與子儼等疏》中,他更明確地承認了自己“性剛才拙,與物多忤”的性格。

此外,在晉宋時期,知識分子們由於在現實中看不到希望,道家思想勃然興起,引導文人們轉向大自然中尋求生命的依託和真諦,形成了嶄新的審美意趣,迴歸自然,與自然交融,成為高雅之士的時髦風尚。陶淵明也不可能不受到這種社會風氣的影響。

儘管陶淵明的退隱有些無奈的成份,但這無奈也是壯志難伸的無奈,單憑他放著現成的縣令不做的舉動,就已夠驚世駭俗的了。詩人那份高雅的氣節,已足以令人擊節歎賞,浮白喝彩。

縱觀陶淵明的一生,41歲以前主要在仕隱之間徘徊。仕是自願,隱也是自願;仕是不得已,隱也是不得已;仕得積極熱烈,隱得恬淡自然。這種矛盾糾葛,既來自於社會的深刻矛盾,也來自於詩人本身儒道思想的衝撞。

後半生以隱為主,思想傾向於道家的順應自然的主張,成為隱逸詩人。但即使在這時期,我們也不能忽視他那“金剛怒目視”的—面。他的隱逸,是對當時社會的不滿與否定,體現著他追求人生價值的思想觀念。

也就是說,他以隱逸的手段來保全自身的品格,即所謂儒家“獨善其身”、“有道則見,無道則隱”觀念的具體表現,是他情操高潔的宣言。在退隱之後,他矢志不渝,與大自然取得了高度的和諧,並且他還親自參加了勞動,真切地體驗到了“重返自然”的樂趣,隱得真誠、坦白、徹底。這與某些文人們借隱居來標榜清高,沽名釣譽,藉以抬高自己身價,把隱居當成飛黃騰達的“終南捷徑”的行徑迥然不同。

而且,陶淵明的隱也不是逃避,他始終觀照著現實社會,因而他的詩文既充盈著隱士的高逸,又不乏社會的意義和歷史的沉重。這正是陶淵明被譽為“隱逸詩人之宗”的理由,也是陶淵明偉大人格的價值所在。

參考資料

以{歸去來兮辭}並序為例 說明陶淵明做官與辭官的原因

3樓:希望歡子

“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幼稚盈室,瓶無儲粟,生生所資,未見其術。親故多勸餘為長吏,脫然有懷,求之靡途。

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於時風波未靜,心憚遠役,彭澤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為酒。故便求之。

”做官是陶淵明的無奈選擇——“餘家貧,耕植不足以自給”,他必須養活一大家子。為了養家,經過親友的提醒,他自己也有做官的想法,所謂“故便求之”就有這個意思。他任為彭澤令,明顯得到了“諸侯”和家叔的幫助,而且運氣不錯。

對於他們的幫助,他懷有感激之情:“會有四方之事,諸侯以惠愛為德,家叔以餘貧苦,遂見用於小邑。”序言裡的這一筆,我想是“世與我而相違”一句的最好印證。

“ 及少日,眷然有歸歟之情。何則?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

飢凍雖切,違己交病。嘗從人事,皆口腹自役。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猶望一稔,當斂裳宵逝。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奔,自免去職。仲秋至冬,在官八十餘日。

因事順心,命篇曰《歸去來兮》。乙巳歲十一月也。”

從序文中看,陶淵明的辭官,是因為做官與他的“愛丘山”天性相牴觸,甚至到了“飢凍雖切,違己交病”的程度。也就是說,哪怕受凍捱餓,陶淵明也要辭官歸去,因為做官實在讓他身心痛苦。面對飢凍之切和違己交病的兩難抉擇,他是“兩害相權取其輕”。

做官有愧自己的“平生之志”,這就是作者對於辭官原因的陳述。

4樓:

1. 1.本文在序和第1段中都對作者辭官歸隱的原因作了交代,其歸隱的原因是什麼?

作者在序文中提到的辭官原因有四點: 一是“質性自然,非矯厲所得”;二是“飢凍雖切,違己交脖;三是“於是悵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四是“尋程氏妹喪於武昌,情在駿...

希臘神話故事和中國神話故事有區別的原因

一 就結構來說 中國神話故事十分散 故事的情節簡單 篇幅短小 相互間的內在 聯絡也不大 而希臘神話故事結構龐大 氣勢恢弘 具有系統性特點 這可能和中 國與希臘的不同歷史有關 中國神話歷經滄海桑田 戰爭與朝代的交替都給他帶 來巨大的災難 有幸留存下來的零星片段 其內容因文人引證的需要也可以說是 為了迎...

安徒生童話最喜歡的故事和喜歡的原因,急用

皇帝的新裝 海的女兒 皇帝的新裝 喜歡這部作品的原因,是因為他揭露了人性中虛偽的一面,也展現了兒童的天真。可是,虛偽的大人,都曾經是天真的兒童,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社會,人在漸漸成長之中,學會了好的東西,當然也學會了很多不好的東西。很有諷刺意味。海的女兒 雖然最終美人魚變成了泡沫,但是給人的啟示卻...

說說你喜歡的神話故事,喜歡它的原因,故事大意

喜歡七仙女與董永的神話故事,浪漫唯美,體現了勇於打破世俗等級觀念的精神 喜歡精衛填海 女娃被海淹死,她的靈魂化成精衛,一點點用木石將大海填平 喜歡原因是精衛的那種堅持不懈精神 你讀過哪些神話故事,其中你最喜歡哪些神話故事,你喜歡的原因是什麼?最好說最喜歡愚公移山,原因是告訴了我們哪怕看似不可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