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2021-05-09 17:10:25 字數 5106 閱讀 7459

1樓:奮鬥的酸奶

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別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聽與善取各種獻議,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之理。其直諫大臣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勸太宗宜內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後魏徵逝死,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嘆曰:

“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歷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鏡矣。”

“以人為鏡”。乃指以人為借鑑。即將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鑑,以免重蹈覆轍。

唐太宗鑑於隋亡於虐民的教訓,把

"存百姓"當作"為君之道"的先決條件,同時又把

"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聯絡.他的思路是很

明確的: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取決於百姓的能否生存,

百姓的存亡取決於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慾.他把國治,

民存,君賢三者有機地聯絡起來,反覆強調民存取決於君賢.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說,人們用銅鏡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

是否整齊;用歷史做借鑑,可以知道歷代興衰和更替

的原因;看別人的成功和失敗,可以汲取經驗和教訓.

正因為唐太宗能納諫,大臣們都敢於直言進諫,所以

魏徵(580-643)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從小喪失父母,家境貧寒,但喜愛讀書,不理家業,曾 出家當過道士。隋大業末年,魏徵被隋武陽郡(治所在今河北大名東北)丞元寶藏任為書記。元寶藏舉郡歸降李密後,他又被李密任為元帥府文學參軍,專掌文書卷宗。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李密失敗後,魏徵隨其入關降唐,但久不見用。次年,魏徵自請安撫河北,詔準後,乘驛馳至黎陽(今河南浚縣),勸嵛李密的黎陽守將徐世績歸降唐朝。不久,竇建德攻佔黎陽,魏徵被俘。

竇建德失敗後,魏徵又回到長安,被太子李建成引用為東宮僚屬。魏徵看到太子與秦王李世民的衝突日益加深,多次勸建成要先發制人,及早動手。

玄武門之變以後,李世民由於早就器重他的膽識才能,非但沒有怪罪於他,而且還把他任為諫官之職,並經常引入內廷,詢問政事得失。魏徵喜逢知己之主,竭誠輔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加之性格耿直,往往據理抗爭,從不委曲求全。

有一次,唐太宗曾向魏徵問道:“何謂明君、闇君?”魏徵回答說:

“君之所以明者,兼聽也,君之所以闇者,偏信也。以前秦二世居住深宮,不見大臣,只是偏信宦官趙高,直到天下大亂以後,自己還被矇在鼓裡;隋煬帝偏信虞世基,天下郡縣多已失守,自己也不得而知。”太宗對這番話深表贊同。

貞觀元年(837),魏徵被升任尚書左丞。這時,有人奏告他私自提拔親戚作官,唐太宗立即派御史大夫溫彥博調查此事。結果,查無證據,純屬誣告。

但唐太宗仍派人轉告魏徵說:“今後要遠避嫌疑,不要再惹出這樣的麻煩。”魏徵當即面奏說:

“我聽說君臣之間,相互協助,義同一體。如果不講秉公辦事,只講遠避嫌疑,那麼國家興亡,或未可知。”並請求太宗要使自己作良臣而不要作忠臣。

太宗詢問忠臣和良臣有何區別,魏徵答道:“使自己身獲美名,使君主成為明君,子孫相繼,福祿無疆,是為良臣;使自己身受殺戮,使君主淪為暴君,家國並喪,空有其名,是為忠臣。以此而言,二者相去甚遠。

”太宗點頭稱是。

貞觀二年(628),魏徵被授祕書監,並參掌朝政。不久,長孫皇后聽說一位姓鄭的**有一位年僅十六七歲的女兒,才貌出眾,京城之內,絕無僅有。便告訴了太宗,請求將其納入宮中,備為嬪妃。

太宗便下詔將這一女子聘為妃子。魏徵聽說這位女子已經許配陸家,便立即入宮進諫:“陛下為人父母,撫愛百姓,當憂其所憂,樂其所樂。

居住在宮室臺榭之中,要想到百姓都有屋宇之安;吃著山珍海味,要想到百姓無飢寒之患;嬪妃滿院,要想到百姓有室家之歡。現在鄭民之女,早已許配陸家,陛下未加詳細查問,便將她納入宮中,如果傳聞出去,難道是為民父母的道理嗎?”太宗聽後大驚,當即深表內疚,並決定收回成命。

但房玄齡等人卻認為鄭氏許人之事,子虛烏有,堅持詔令有效。陸家也派人遞上表章,宣告以前雖有資財往來,並無訂親之事。這時、唐太宗半信半疑,又召來魏徵詢問。

魏徵直截了當地說:“陸家其所以否認此事,是害怕陛下以後藉此加害於他。其中緣故十分清楚。

不足為怪。”太宗這才恍然大悟,便堅決地收回了詔令。

由於魏徵能夠犯顏直諫,即使太宗在大怒之際,他也敢面折廷爭,從不退讓,所以,唐太宗有時對他也會產生敬畏之心。有一次,唐太宗想要去秦嶺山中打獵取樂,行裝都已準備停當,但卻遲遲未能成行。後來,魏徵問及此事,太宗笑著答道:

“當初確有這個想法,但害怕你又要直言進諫,所以很快又打消了這個念頭。”還有一次太宗得到了一隻上好的鷂鷹,把它放在自己的肩膀上,很是得意。但當他看見魏徵遠遠地向他走來時,便趕緊把鳥藏在懷中。

魏徵故意奏事很久,致使鷂子悶死在懷中。

貞觀六年,群臣都請求太宗去泰山封禪。藉以炫耀功德和國家富強,只有魏徵表示反對。唐太宗覺得奇怪,便向魏徵問道:

“你不主張進行封禪,是不是認為我的功勞不高、德行不尊、中國未安、四夷末服、年穀未豐、祥瑞末至嗎?”魏徵回答說:“陛下雖有以上六德,但自從隋末天下大亂以來,直到現在,戶口並未恢復,倉庫尚為空虛,而車駕東巡,千騎萬乘,耗費巨大,沿途百姓承受不了。

況且陛下封禪,必然萬國鹹集,遠夷君長也要扈從。而如今中原一帶,人煙稀少,灌木叢生,萬國使者和遠夷君長看到中國如此虛弱,豈不產生輕視之心?如果賞賜不周,就不會滿足這些遠人的慾望;免除賦役,也遠遠不能報償百姓的破費。

如此僅圖虛名而受實害的事,陛下為什麼要幹呢?”不久,正逢中原數州暴發了洪水,封禪之事從此停止。

貞觀七年(633),魏徵代王珪為侍中。同年底,中牟縣丞皇甫德參向太宗上書說:“修建洛陽宮,勞弊百姓;收取地租,數量太多;婦女喜梳高髻,宮中所化。

”太宗接書大怒,對宰相們說:“德參想讓國家不役一人,不收地租,富人無發,才符合他的心意。”想治皇甫德參誹謗之罪。

魏徵諫道:“自古上書不偏激,不能觸動人主之心。所謂狂夫之言,聖人擇善而從。

請陛下想想這個道理。”最後還強調說:“陛下最近不愛聽直言,雖勉強包涵,已不像從前那樣豁達自然。

”唐太宗覺得魏徵說得入情入理,便轉怒為喜,不但沒有對皇甫德參治罪,還把他提升為監察御史。

貞觀十年(636),魏徵奉命主持編寫的《隋書》、《周書》、《梁書》、《陝書》、《齊書》(時稱五代史)等,歷時七年,至此完稿。其中《隋書》的序論、《梁書》、《陳書》和《齊書》的總論都是魏徵所撰,時稱良史。同年六月,魏徵因患眼疾,請求解除侍中之職。

唐太宗雖將其任為特進這一散職,但仍讓其主管門下省事務,其俸祿、賞賜等一切待遇都與侍中完全相同。

貞觀十二年(638),魏徵看到唐太宗逐漸怠惰,懶於政事,追求奢靡,便奏上著名的《十漸不克終疏》,列舉了唐太宗執政初到當前為政態度的十個變化。他還向太宗上了“十思”,即“見可欲則思知足,將興繕則思知止,處高危則思謙降,臨滿盈則思挹損,遇逸樂則思撙節,在宴安則思後患,防擁蔽則思延納,疾讒邪則思正己,行爵賞則思因喜而僭,施刑罰則思因怒而濫”。

貞觀十六年(642),魏徵染病臥床,唐太宗所遣探視的中使道路相望。魏徵一生節儉,家無正寢,唐太宗立即下令把為自己修建小殿的材料,全部為魏徵營構大屋。不久,魏徵病逝家中。

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並說:“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我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

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矣。”

唐《貞觀政要》

2樓:天印師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自**? 含義?

3樓:頑童吉安娜

這是唐貞觀十七年,在諫臣魏徵病逝後,唐太宗說的話,原句為:“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魏徵沒,朕亡一鏡矣!”

大意是:“一個人用銅當鏡子,可以照見衣帽是不是穿戴得端正;用歷史當鏡子,可以知道國家興亡的原因;用人當鏡子,可以發現自己的對錯。魏徵一死,我就少了一面好鏡子啊。”

這說明了魏徵在唐太宗執政期間起到的重大作用。

這句話直至今日仍然起到警醒我們的作用,提醒我們應該時刻以他人為鑑正視自己的錯誤並加以改正。

4樓:賤小彥

出自《舊唐書·魏徵傳》,是魏徵勸諫唐太宗李世民的話。

它的意思是:把銅當作鏡子,可以檢查自己的衣冠是否整齊;把歷史當作鏡子,可以知道朝代是怎樣更替的;把別人的話當作鏡子,可以知道自己的行為是否正確。

魏徵想通過這幾句話來勸誡唐太宗廣聽忠臣建議,把國家治理的更加繁榮昌盛,因為皇帝一個人治理一個國家不可能面面俱到,多聽聽臣下的看法可以集思廣益,有利於做出正確的決策。如果剛愎自用,很容易導致一個國家的滅亡,而李世民也確實做到了聽臣下規勸這一點,開創了大唐盛世。

5樓:百度使用者

用銅做鏡子,可以整理好一個人的穿戴;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歷史上的興盛衰亡;用別人作自己的鏡子,可以知道自己每一天的得失.(唐太宗)

《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卷一一零·列傳第二十二 魏徵》 :“以銅為鑑,可正衣寇;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

唐太宗李世民喜聽與善取各種獻議,深諳“兼聽則明,偏信則闇”之理。其直諫大臣魏徵曾上疏數十,直陳其過,勸太宗宜內自省,居安思危,察納雅言,擇善而從。後魏徵逝死,太宗親臨弔唁,痛哭失聲,嘆曰:

“以銅為鏡,可使穿戴之時,端莊齊整;以史為鏡,可知歷朝以來,存亡興替;‘以人為鏡’,可觀人之舉措,以明本身得失,吾常保此三鏡,以防己過。今魏徵已死,吾亡一鏡矣。”

“以人為鏡”。乃指以人為借鑑。即將其成敗得失,引以為鑑,以免重蹈覆轍。

唐太宗鑑於隋亡於虐民的教訓,把

"存百姓"當作"為君之道"的先決條件,同時又把

"存百姓"跟帝王"正其身"相聯絡.他的思路是很

明確的:封建王朝的長治久安取決於百姓的能否生存,

百姓的存亡取決於君主自身能否克己寡慾.他把國治,

民存,君賢三者有機地聯絡起來,反覆強調民存取決

於君賢.

人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

意思是說,人們用銅鏡照自己,可以看到穿戴

是否整齊;用歷史做借鑑,可以知道歷代興衰和更替

的原因;看別人的成功和失敗,可以汲取經驗和教訓.

正因為唐太宗能納諫,大臣們都敢於直言進諫,所以

他在位期間,唐朝的政治比較開明,經濟繁榮.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只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

簡單的說就是魏徵直言敢諫 很多別人不敢跟李世民說的話提的意見他敢提 就像鏡子一樣 敢把你最醜的一面展示給你 屁股決定腦袋。在皇帝的位置上,不管哪個大臣掛了,都要表示一下惋惜之情。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 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出自 含義?這是唐貞觀十七年,在諫臣魏徵病逝後,唐太宗說...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見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

以銅為鏡意思是古時候的鏡子是用青銅做的,通過鏡子可以整理自己的服裝,讓自己看起來更加的溫文爾雅有氣質有內涵,看起來特別的灑脫清淨。以古時候的歷史教訓為借鑑,可以更好的做好反思自我,更好的政治國家,從而繁榮長興。通過別人的眼睛可以更好的審視自我,認清自我,從而更好的改變自我,提升自己的能力,讓自己變得...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為鏡,可以

用歷史作為鏡子,可以知道朝代興衰更替的道理 用銅作為鏡子,可以端正人的衣帽 用人作為鏡子,可以明白自己的得失。這是唐太宗說的。語出 貞觀政要 以歷史為參照,可以知道世代的興衰 以銅鏡為參照,可以端正人的衣冠 以人為參照,可以知道自己的過錯與正確。以史為鏡,可以見興衰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