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詞與元曲的區別

2021-05-07 15:42:33 字數 1596 閱讀 3708

1樓:花影流蘇

古人根據不同的內容表達需要,創造了詩、詞、曲這三類詩歌體式,並在各自體式中擁有不同的樣式種類,可謂源同流分,各臻其妙。 詩歌是任何一個民族最早產生的文學樣式,我國也是如此。從《詩經》算起,詩歌發展歷史已有幾千年,詩歌的形式也難以言計。

大而言之,詩可分為不大講格律的古體詩和講究格律的近體詩。古體詩中又有詩經體、楚辭體、樂府體(古樂府、新樂府)、民歌體、七言古詩、五言古詩等。這種區分,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外,在表達形式方面也各有不同。

它們總的特色是古樸、凝重,反映現實比較直接,表達形式自由。近體詩包括

五、七言律詩和

五、七言絕句,它們總的特色是精練、優美、含蓄,反映現實間接,格律嚴整,詩句間跳躍性大,絕句更強調蘊藉空靈的韻味。 唐宋後,詞這一新的詩歌樣式開始出現,並迅速發展,與詩並駕齊驅。詞由於要和樂歌唱,而且一般是由女子在宴會上歌唱,因而比詩更講究含蓄蘊藉、形式精巧、音調和諧。

詞又分為小令、中調、長調。小令精巧輕盈,空靈蘊藉,韻味悠長;中調與七言近體詩規模相近,分為上下兩闕,但講究變化,曉暢中見蘊藉,分隔中見整體;長調因其歌唱時一般節拍舒緩、篇幅較長,故又稱慢詞。由於長調篇幅長,容量大(最長的《鶯啼序》,256字),因此詞人可以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華,敘事、抒情、寫景、議理從容,結構上講究轉折變化,渾成統一。

元代興起的曲(元曲分為劇曲、散曲,前者指雜劇中的唱詞,這裡指後者),雖有配樂歌唱,承詞而發展,但又別有風味。 詩詞曲的不同體式,就如人們不同的服飾,以適應不同季節和審美的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再來閱讀,不能不讓後人佩服古人創造不同詩體的聰明才智。

對於三者的不同,古人早已認識到,作過不少論述。但有的太抽象,如王國維認為「詩之境闊,詞之言長」;有的過於直觀,如王士禎以晏殊詞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與湯顯祖《牡丹亭》唱詞「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為例說明詞、曲的不同;有的過於簡單,如李漁認為詞「上不似詩,下不類曲,不淄不磷,立於二者之中」。其實,三者之間不同的特色體現在題材、意境、風格、手法、形式等諸方面。

2樓:銀中

詞,又叫曲、曲子、曲子詞,還被稱作樂府、近體樂府、詩餘、長短句。萌芽於隋唐、興於晚唐五代、極盛於宋。廣義來說,詞本屬詩之一體,用於歌唱,後逐漸成為一種新的格律詩體。

句子大多長短不等,不同的詞牌在寫作上有十分嚴格的不同的韻律規定。一般分成以柳永、秦觀、周邦彥、李清照等為代表的「婉約」和以蘇軾、辛棄疾、張孝祥等為代表的「豪放」兩大類。

元曲有劇曲、散曲之分,劇曲又叫雜劇,有完整故事情節,有唱詞、賓白(對白獨白)和科泛(表情動作)的戲曲。名作如《竇娥冤》、《西廂記》。

散曲又叫清曲,是根據某種曲調創作的供人清唱的曲詞,僅從文字上看是詩歌。散曲有套數、小令和帶過曲之別。小令是一韻到底的單曲,為了表現更多的內容,小令又可以帶上一兩首與之韻律相連的曲子,這就是帶過曲。

套數是由同一宮調的多首曲子聯綴而成的有頭有尾的一套組曲。

從藝術形式看,元散曲繼承了詩詞的清麗婉轉,突破了詩詞的格律約束;語言清新明快、自然樸實,有民間口語特點;表現風格講究直率明快畢露無遺,直述白描。從內容和思想方面看,元曲多有反映現實之作。當時的讀書人位於「八娼九儒十丐」的地位,政治專權,社會黑暗,因而元曲的反抗的情緒最強,鋒芒直指社會弊端。

元曲描寫愛情的作品比歷代詩詞潑辣、大膽,描述自然山水的作品雖不及詩詞典雅,但有清新自然的特點。

元曲與詞的區別,唐詩,宋詞,元曲有什麼區別

元曲原本來自所謂的 蕃曲 胡樂 首先在民間流傳,被稱為 街市小令 或 村坊小調 隨著元滅宋入主中原,它先後在大都 今北京 和臨安 今杭州 為中心的南北廣袤地區流傳開來。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 字數 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元代是元曲的鼎盛時期。一般來說,元雜劇和散曲合稱為元曲,是元代...

唐詩宋詞元曲相比,哪個更好,唐詩宋詞元曲哪個出版社的好

我個人覺得唐詩更好,because唐詩有很多的型別,十分的押韻,讀起來朗朗上口。如 1 平仄格式 一般歸為兩類,即首句押韻和首句不押韻兩種 1 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2 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3 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4 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

唐詩宋詞元曲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清平樂 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浣溪沙 晏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