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答梁惠王翻譯

2021-05-04 06:21:05 字數 1620 閱讀 3719

1樓:sunny桉藍

作品譯文:

梁惠王說:「我樂意接受您的教誨。」孟子回答道:

「用木棍***跟用刀殺死人,(性質)有什麼不同嗎?」惠王說:「沒有什麼不同。

」(孟子又問道:)「用刀子殺死人和施行**害死人,有什麼不同嗎?」惠王說:

「沒有什麼不同。」孟子說:「廚房裡有肥嫩的肉,馬棚裡有壯實的馬,(可是)老百姓面帶飢色,野外有餓死的屍體,這如同率領著野獸來吃人啊!

野獸自相殘食,人們見了尚且厭惡,而身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卻不免於率領野獸來吃人,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說過:『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該會斷子絕孫吧!

』這是因為木俑土偶像人的樣子卻用來殉葬。(這樣尚且不可,)那又怎麼能讓百姓們飢餓而死呢?」

作品原文:

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孟子對曰:

「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廄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人物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國中期鄒國人(也就是現在的山東鄒縣東南人),距離孔子的故鄉曲阜不遠。是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孔子學說的繼承者,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相傳孟子是魯國貴族孟孫氏的後裔,幼年喪父,家庭貧困,曾受業於子思的學生。

學成以後,以士的身份遊說諸侯,企圖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張,到過 樑(魏)國、齊國、宋國、滕國、魯國。當時幾個大國都致力於富國強兵,爭取通過暴力的手段實現統一,他繼承了孔子「仁」的思想並將其發展成為「仁政」思想,被稱為"亞聖"。

2樓:匿名使用者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

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

』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

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

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

孟子的觀點是:仁義比利益重要。

惠王的觀點是:利益更重要。

《寡人之於國》中孟子是怎樣回答梁惠王的第一次提問

3樓:少布

樑惠復王曰:「寡人之於制國也,盡心焉耳矣。河內

凶,則移其民於河東,移其粟於河內;河東凶亦然。察鄰國之政,無如寡人之用心者。鄰國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對曰:「王好(hào)戰,請以戰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yè)兵而走,或百步而後止,或五十步而後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則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