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處理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2021-04-28 11:34:39 字數 4656 閱讀 2803

1樓:徐天來

「預設」是教師課前的準備,即備課或教學設計,是服務於教學實施的。 「生成」是指教學中發生的,教師沒有預先設計的內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設計,不但要體現「以學論教」,還要體現「以動論教」,「因材施教」的策略。

因此,無論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或是在傳統的教學設計當中,都應滲透動態的綜合的理念,充分考慮學生的知識背景、生活經歷與情感體驗,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吸引學生的參與,引發動態資源的生成。

在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的關鍵。學生的參與充滿變數,課堂上可能發生各種情況,如何把握時機,巧妙利用好動態生成是教師教學機智的體現。我認為,在課堂教學中,出現了「節外生枝」的現象,只要是有利於促使學生對生活對知識的理解與感悟,就要抓住契機,及時調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甚至可以改變教學內容,而不必擔心預設的程序「失控」。

我記得在新課程教學中有過這樣的一個例子:三年級的教學課??「可能性的大小」,是新課程實施後才編入教材的內容。

在教學設計中,一般通過「拋硬幣」、「摸彩球」等一系列活動,幫助學生明確「可能、也可能、一定、不可能」等詞的含義。同學們在玩中學,學中玩,樂在其中,課堂上洋溢著和諧愉悅的氣息。

而為了使學生進一步體驗到可能性有大有小,我設計了「分組摸球」的活動??每個小組的袋子裡都有8個球,分為黃白兩色,但黃球、白球的個數不同。小組活動完畢,各小組爭相彙報活動情況,開始我很滿意地在黑板上作著記錄。

到第5小組彙報時,卻出現了頗富戲劇性的局面:他們小組的袋裡有5個黃球,3個白球,結果他們摸到白球的次數反而比黃球的多了幾次!並且他們組有個學生「堅決」不同意袋裡邊什麼顏色的球多,摸到這種顏色球的可能性就大。

儘管事先已經考慮到有可能出現這種概率很小的情況,但當學生提到它時,還是免不了一愣。一愣之後,迅速調整了自己的上課思路:這是個比較棘手的問題,跳過去,不好!

那怎樣來引導他呢?對,先了解他是怎麼想的然後再對症下藥。

當學生「固執己見」時,選擇逃避或強制都只是下策,積極面對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策略。怎樣才算是積極面對呢?首先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看法,並努力想辦法弄清楚學生的真實想法;其次要對症下藥,相機引導,本著平等對話的態度與學生共同協商解決問題。

教師在和個別生對話時,一定要注意吸引其他大多數同學也參與其中,把說服個別學生的過程轉化成促進全班學生共同發展的程。

遇到這種比較棘的情況時,教師頭腦中的教學理念將決定事態發展的走向。事實上,這種「意外」情況的出現,是十分難得的課程資源,只要處理得當,很可能轉化成為本節課最大的「亮點」,從而有效促進學生的發展。這也正要求教師要不斷增強自己的課程資源意識,抓住課堂中這些不期而遇的資源,讓我們的數學課堂因為「意外」而更顯精彩!

課堂是生成的過程,在生成的內容中,有的一石激起千層浪,立刻引起大家的共鳴;有的則如迷途羔羊,與文字漸行漸遠。作為教師,在面對動態生成時,更要學會把握生成,避免過度發揮。所以,每一次的意料不到都在督促我,惟有不斷鑽研,及時反思,揚長避短,才能使預設與生成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作為教師只有尊重學生,為學生學習服務,課堂才能呈現預約的精彩。

2樓:匿名使用者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既要注重預設,也要注重生成。這就需要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地增加專業知識,開闊視野,認真備好每一節課;另一方面,要不斷地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經驗,把平時的觀察、思考記下來,並做歸類、比較、反思、推斷與聯想。從而使自己的應變舉措與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心理特點達到完美的統一。

對課堂突發事件能妥善處理,使生成的新資源能為教學服務。那麼,在教學中怎樣處理好預設和生成的關係,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策略: 1.

順勢引導 在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有些生成需要教師順勢引導,點燃智慧的火花。由於教學時一個動態生成的過程,再精心的預設也無法預知整個課堂的全部細節。在實際課堂的教學中,難免會發生諸多的意外,一旦出現「不速之客」,教師要有心理準備,靈活應對,而不能一味拘泥於課前準備的教案,可以巧妙利用意外的「生成」,也許它將會成為教師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預料之外的精彩。

2.捕捉誤區 教學過程是預設活動和生成活動共同構成的。教師要在課堂對話中及時發現學生認知的誤區,將其變成教學的切入點和知識的生長點。

通過有針對性的情境體驗幫助學生糾正錯誤,這比生硬的講解要奏效得多。課堂教學應當允許學生犯錯,錯誤往往也會是寶貴的教學資源。只有珍視併合理開發日常教學中的錯誤資源,給學生「知錯」和「糾錯」的機會,才能化「錯」為「對」,啟用教學,引領學生走向創造和成功。

3.乘勝追擊 成功的課堂教學,目的不僅僅是解決學生進入課堂前的一些問題,更重要的是引發學生形成許多新的問題,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因此,教師應善於抓住那些稍縱即逝的問題,引導學生不斷去探索。

通過問題的引導,使學生的學習熱情一次次被點燃,它將激勵學生將課堂的**延伸到課下,為學生注入不竭的動力。 4.研究學生 教師要時刻思考課堂上學生究竟需要什麼問題。

學生一看就會的,就不需要再去教,也不需要再此處設計**活動;學生稍加思考就能悟透的,更不需要教師多費口舌;學生感覺陌生和有難度的,教師要講清講透,能應對課堂生成。為此,教師要有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的理念,設計有效的學習活動,吸引學生積極參與體驗,自主**,從而將知識真正內化吸收,進而轉化成一種能力。 5.

以疑促思 「生成」源於學生的大膽質疑。教學應在挖掘教材內涵和實施擴充套件外延中讓學生不斷生成問題,並採用相關策略引導學生釋疑、解疑,實現動態生成。教師利用學生的疑問這「現場資源」促進「現場生成」。

學生在於文字、教師的互動中,擴充套件了思維的空間,有效地提升了語言感悟、表達以及情感等方面能力,課堂也因此成了學生體驗成功的樂園。

如何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關係

3樓:啥名字好呢呢呢

一、精心「預設」

1、準確把握教材。教材是「大綱」或「標準」的具體體現,也是學生學習的基本材料。因此教師在分析教材進行教學預設時,應在深入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實際和本人的教學風格對教材進行適當的重組。

這樣的預設既不違背教材的理念,也能夠很好地為學生的學習服務。

2、「生成」留白。傳統的預設中,教師為了追求課的「完美」,甚至會設計好課堂上要說的每一句話,並且在上課過程中決不容許「節外生枝」。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很少用心、耐心地傾聽學生真實的想法,而是一味地把學生的回答生拉硬扯到預設的答案上去。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是因為教師備課時構建的是「直線型」教學方案,忽視了課堂教學應該是一個動態的複雜的過程。因此,預設要有彈性,要適當「留白」。

二、理智「生成」

課堂教學是千變萬化的,再好的預設也不可能預見課堂上可能出現的所有情況,再優秀的教師也不能做到「一切盡在掌握中」。面對課堂上的提問,孩子們從各自的視角出發,總有著一份屬於自己的發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預設之外的「生成」是必然的。

當學生的回答偏離了教師的預設,就需要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選擇、整合乃至放棄原有的預設,隨機生成新的教學方案,使靜態的預設方案變成動態的、富有靈活性的實施方案。正確地處理課堂中的動態生成,不僅不會偏離教學目標,反而能為之前的預設增添光彩

4樓:中公教育

在新課程中,學生獲取的

知識主要是由四方面知識構成的:

一是由教材提供的知識;

二是教師充分挖掘課程資源和個人的教學經驗產生的知識;

三是學生原有的知識經驗,

四是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生成的知識.這說明知識的生成,不是惟一傳授的.所謂生成就是自然形成.

教學生成,就是自然形成知識與方法,它是與你的教學預設緊密聯絡在一起的.預設與生成是構建和諧課堂的基點.預設是教師發揮組織、引領作用的重要保證.

生成的知識和方法大多是課本上已有的,只不過是要通過教師創設的問題情境,誘發學生自己去思考、探索、交流、發現、總結而形成知識和方法,這就是創新.教學是教師、學生與文字的心靈對話,因預設而有效,因生成而精彩!我們不應忽視精心地預設,也應將生成作為一種自覺地追求.

1、準確預設,有效生成 「預設」經常被人認為給學生挖一個陷阱,等著孩子往裡跳,筐住了學生的思維.其實這是對預設的一種誤解.沒有預設時的全面考慮與周密設計,哪有課堂上的有效互動與動態生成;沒有上課前的胸有成竹,哪有課堂上的遊刃有餘.

所以如何準確地預設將直接影響著「生成」.在新課程理念下對預設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它要求預設能真正關注全體學生的全面發展,為每個學生提供主動積極活動的機會,讓不同層面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立體式互動中促使師生同成長共發展.

2、多種預設,促進生成 教師不但要預設學生的「已知」,還應該注重預設學生的「未知」.因此,儘可能多地瞭解學生、**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和解決問題的策略,乃是科學預設的一個重要前提.教學設計要有「彈性區間」,為學生的主動參與留出時間與空間.

教師只有儘可能地預設各種可能,才能做到心中有數,臨陣不亂.只有這樣,當課堂出現未曾或無法預見的情況時,教師才有足夠的智慧去應對,從而將課堂引向精彩,而不至於聽之任之,甚至手足無措,方寸大亂.3、放棄預設,創造生成 課堂是千變萬化的.

不論教師做了多麼充分的預設,課堂上會不可避免地出現一些意外的事情.課堂教學是有目標的,但學生的興奮點往往與教學目標不一致.但如果教師視教案為禁錮,不敢越雷池半步,就有違「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動態生成的過程」的教學理念.

4、放大錯誤,昇華生成 以前的教師就怕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出現這樣和那樣錯誤,經常藏著、躲著、捂著.其實錯誤是一種自然現象,是課堂教學動態生成很好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可應用錯例,及時地放大錯例,只有對「錯例」進行理性反思、探尋「病根」,才能對症下藥,杜絕舊病**.

學生通過親自參與找錯、議錯、辨錯這一動態的過程,生成的知識、技能就更牢固.由於這種學習是學生自發產生的,所以經常會出現激情四射的場面,成為課堂教學的亮點.總之,「預設」和「生成」彷彿是一對孿生姐妹,預設是生成的基礎,生成是預設的昇華.

課堂中如何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係

課堂上,學生是否都各盡所能,感到踏實和滿足 學生是否對後繼的學習更有信心,感到輕鬆,是衡量生成的標準。如果沒有課堂生成,學生的主體性將無法體現,學生的數學 活動就不是真實的,從而無法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如何正確處理好課堂教學中預設和生成的關係 一 精心 預設 1 準確把握教材。教材是 大綱 或 ...

如何處理好數學課堂教學中的幾種關係

數學教學實質上是數學思 維活動的教學。上課,是實施教學活動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充分進行思維活動的過程。為此,要想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就必須正確處理好以下幾種關係 一 處理好新與舊的關係 新與舊的關係,在我們江蘇省有兩層含義,一則是新教材與舊教材的關係。今年是江蘇新課改的第三年,我們所用的教材是蘇...

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滲透幾何直觀的教學思想分析

幾何直觀的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對數量關係產生直接的理解,對降低學習難度 易於學生理解有著很大的作用。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 幾何直觀 的教學策略是十分必要的,讓學生通過想象幾何圖形的外在表示,將枯燥無味的數學公式轉化成比較容易理解的幾何圖形,最終得出正確的結果,是鍛鍊學生數字和幾何圖形轉換能力的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