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現在的傳統節日習俗都沒有了,西方的節日廣泛過,這樣真的好嗎

2021-04-01 04:37:37 字數 6079 閱讀 3290

1樓:

【引言】又是一年的年底

西方國家的節日習俗與簡介

2樓:匿名使用者

12月25日,是**教徒紀念耶穌誕生的日子,稱為聖誕節。

從12月24日於翌年1月6日為聖誕節節期。節日期間,各國**教徒都舉行隆重的紀念儀式。聖誕節本來是**教徒的節日,由於人們格外重視,它便成為一個全民性的節日,是西方國家一年中最盛大的節日,可以和新年相提並論,類似我國過春節。

西方人以紅、綠、白三色為聖誕色,聖誕節來臨時家家戶戶都要用聖誕色來裝飾。紅色的有聖誕花和聖誕蠟燭。綠色的是聖誕樹。

它是聖誕節的主要裝飾品,用砍伐來的杉、柏一類呈塔形的常青樹裝飾而成。上面懸掛著五顏六色的彩燈、禮物和紙花,還點燃著聖誕蠟燭。

紅色與白色相映成趣的是聖誕老人,他是聖誕節活動中最受歡迎的人物。西方兒童在聖誕夜臨睡之前,要在壁爐前或枕頭旁放上一隻襪子,等候聖誕老人在他們入睡後把禮物放在襪子內。在西方,扮演聖誕老人也是一種習俗。

聖誕節的由來耶穌的生日究競是哪一天,其實早無據可查。為什麼要把12月25日定為聖誕節呢?這是在5世紀中葉由教會規定的。

公元354年,在「菲洛卡連」日曆中第一次寫明12月25日是耶穌的生日,到5世紀西方普遍接受了這個日期為聖誕節。

聖誕樹據稱,聖誕樹最早出現在古羅馬12月中旬的農神節,德國傳教士尼古斯在公元8世紀用縱樹供奉聖嬰。隨後,德國人把12月24日作為亞當和夏娃的節日,在家放上象徵伊甸園的「樂園樹」,上掛代表聖餅的小甜餅,象徵贖罪;還點上蠟燭,象徵**。

到16世紀,宗教改革者馬丁.路德,為求得一個滿天星斗的聖誕之夜,設計出在家中佈置一顆裝著蠟燭的聖誕樹。不過,西方關於聖誕樹的來歷流行著另一種說法:

有個善良的農民,在聖誕節那天,熱情地招待了一名流浪的孩子,臨別時,孩子折下一樹枝插在地上樹枝立即長成大樹,孩子指著這樹對農民說,每年今日,樹上都長滿禮物,以報答你們的盛情。所以,今天人們所見的聖誕樹上總是掛滿了小禮物。

聖誕卡世界上第一張聖誕卡是2023年英國人亨利.高樂爵士提議,由約翰.卡爾葛.

荷斯利設計的。卡片上畫的是一個貴族家庭,三代人一齊舉杯對一位不在場的親友表示祝賀。當時他印了1000張,沒有用完的印刷廠就以每張1先令的價錢賣出。

聖誕卡就這樣誕生了。

聖誕歌長期以來,一直流行的聖誕歌主要有三個,一個是《平安夜》;一個是《聽,天使報佳音》;第三個是《鈴鐺兒響叮噹》。

聖誕禮物

據《聖經》記載,來自東方的聖人在耶穌降生的時候贈送禮物,這就是聖誕老人為兒童贈送禮品習俗的由來。英國少年兒童在聖誕前夕把長統襪子放在壁爐旁,相信聖誕老人在夜裡會從大煙囪下來,給他們帶來滿襪子的禮物。法國的少年兒童把鞋放在門口,讓「聖嬰來時把禮物放在鞋裡面。

」聖誕大餐

正像中國人過春節吃年飯一樣,歐美人過聖誕節也很注重全家人圍坐在聖誕樹下,共進節日美餐。

聖誕大餐吃火雞的習俗始於2023年。這種風俗盛於美國。英國人的聖誕大餐是烤鵝,而非火雞。

奧大利人愛在平安夜裡,全家老小約上親友成群結隊地到餐館去吃一頓聖誕大餐,其中,火雞、臘雞、燒牛仔肉和豬腿必不可少,同時伴以名酒,吃得大家歡天喜地。

為什麼現在的人喜歡過西方節日而忽略中國傳統節日

3樓:謀害娃娃

中國的節日,講究傳統的老禮,對於時下的年輕人,那是提不起精神的,就像京劇和周

杰倫一樣,你沒見過那位年輕人迷戀京劇象迷戀周杰倫一樣的吧?西方的文化沒有我國的悠久,所以他們節日就像洋快餐一樣,來得快,在加上奸商的宣傳,那自然是深受年輕人的喜歡和追捧的

4樓:匿名使用者

只要不損害祖國尊嚴和名聲,不損害人民的利益,過什麼節日都可以,只要我們快樂就行

5樓:哥gothic特

不是 像年輕一代喜歡過洋節,而老一輩的人像5060後喜歡過傳統節日,現在的人對傳統節日的逐漸淡漠,主要是由於傳統節日過了很久了,不如西方節日新鮮有趣,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浪潮,西方節日逐漸深入人心,現在的人也圖個新鮮.我國對於傳統節日以前不是特別重視,也沒加以宣傳繼承(就比如說韓國人申請端午節為文化遺產而中國沒有),所以年輕一代沒有很濃厚過中國傳統節日的意識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也不怪現在的年輕人啊!中國的傳統節日都是按照農曆來的,但是我們每天看的日曆都是世界通用的日期,每年中國的傳統節日都不是固定的一個日期上面,大部分的年輕根本都不知道!除非是春節、中秋這類比較大的節日,不然什麼小的節日根本就沒多少年輕人會關注了。

其實不僅是中國喜歡過洋節,國外也很喜歡過中國年的。

7樓:匿名使用者

中國人心中外國的東西都是很好的,很神聖的,很酷的,畢竟是發達國家,

8樓:桃子小

經濟全球化促進中西方文化的融合。。

哪忽略傳統節日了。這不都放假了麼。。呵呵

9樓:時代與時代不同

生活水平在提高,思想在開放.其實沒有什麼.只要記住我是中國人就行.

10樓:石家莊萬通汽車學校

現在越來越多的國人受外國文化影響,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過上了外國的節日。中國的外資企業也越來越多,不免帶過來外國的風俗。人們每天都在追求新的花樣,新的刺激。

  其實過外國節日對很多方面都有影響,從經濟上講,過外國節日的人多了,比如說情人節、聖誕節,商家的營業額就會劇增,生產節日禮物的公司也多了商品得銷售途徑。對經濟還是有一定的促進作用的。從這點看,我們可以而且應該支援過國外節日。

  另一方面崇洋的過程中往往丟掉了我們傳統的節日,這是很不應該的,我們應該在追求時尚的道路上不忘了中國原本就有的文化。這是很讓人痛心的。   不過現在國家把這些傳統節日定為法定節假日,讓我們有時間去過這個節日,是很不錯的,不會丟了傳統節日

中國的傳統節日有那些風俗習慣 5

11樓:困難解決局

中國的傳統節日非常多,這些傳統節日的習俗也各地有異,你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習俗有哪些?

12樓:貊馳文桂鑫

春節,元宵節、春龍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除夕等。

各族傳統節日習俗

13樓:baby鞋子特大號

一、侗族的浴蘭習俗

貴州、湖南居住的侗族,在端午節前一天,婦女要上山採集草藥,回家煮成香湯洗滌身體和頭髮。洗完後,主婦走上竹樓,恭恭敬敬地包制粽把(粽子)。包粽把時,禁忌成年男子上樓。

到了節日這天,家家都在祖先的牌位前供上曹蒲酒,在祖婆的牌位上用粽把敬奉。婦女在小孩頭上纏上曹蒲葉,額頭上用雄黃酒畫「王」字。

屋裡屋外,用小椒和葛蒲熬的水噴灑,還要做雄黃大蒜油澆灑在要吃的菜餚上。沿河湖居住的侗族人有劃龍船、賽龍舟的習俗,在山區居住的則有上山挖草的風習。

二、藏族的採花習俗

甘肅文縣一帶居住的藏族,在端午節這天要過「採花節」,也叫「女兒節」。每年端午節前一天,村裡青年婦女在全村男女老幼的歡送下,由哥哥或弟弟陪同著,上山採摘鮮花,夜晚在山上燃起髯火,大家圍著唱歌跳舞。

端午節早晨,她們將採來的花製成花環戴在頭上趕回家。親人們在村莊前聚立,鳴槍歡迎他們回來,她們把採來的鮮花送給鄉親們,然後在晒場上歡歌舞蹈。歌舞停後,鄉親們拿串最美的飯菜招待採花姑娘,感謝她們給自己也給端午節帶來了幸福和吉祥。

三、瑤族的洗浴習俗

在瑤族居住地區,每逢五月初五,男女老幼要到河邊去洗冷水澡,或用早晨從山上挖來的章藥熬成湯來洗澡。他們認為這樣可以不生疾病,延年益壽。另外,瑤族還有端午節供花王的習俗,以析求保護五穀;噴灑雄黃酒,以防蟲蛇;吃糯米把,門上掛艾葉。

四、朝鮮族的運動會習俗

朝鮮族在端午節多開展一些體育運動比賽,以盪鞦韆、摔跤為主要比賽專案,現在增加了足球、排球、乒乓球及田徑比賽專案,使端午節體育運動內容更豐富了。飲食方面,有做艾糕、蒸餅、做小豆包的習俗,喝首蒲酒或濁酒(米酒),以避邪氣。

五、達斡爾族祭廟的習俗

達斡爾族在端午節各村要集體攤錢買豬祭大廟。先將一部分豬肉煮熟,供獻廟祀後,大夥在一起吃手扒豬肉,其餘的生肉分給各家各戶。主辦者每年按戶輪流主持。主持者有權享用豬頭、下水等。

此外,在端午節那天,天剛亮時,到郊外山上採艾篙,回家插到窗稜和箱櫃上,人們還用艾篙塞耳朵,認為這樣可以驅蟲,一年之內不受蟲咬。給小孩戴花,室內掛紙葫蘆。按習慣,這一天一吃「韭菜合子」。

六、毛南族的防病習俗

毛南族過端午節,在粽子裡放薑片,認為這樣食用後可以防病。端午那天用雄黃拌酒喝,說是能防百病,還把此藥酒點在小孩的額頭上,認為這樣以後不會「傷風感冒」。

這種酒是雄黃酒,只是不加陽光曝晒。這一天還要挖草藥泡水洗身,說是能防病;端午節時大門上掛香佛葉,認為這樣做百病不會上家門。一切風俗都與防病健身有關。

七、土族的射箭比賽習俗

端午節是土族進行射箭比賽的節日。箭手所用的弓是牛角弓,箭是木杆鐵鏈,箭尾帶有羽毛。比賽以擊中靶子次數多寡定勝負。

比賽結束,全村女歌手匯聚在村口攔住各箭手的馬頭,高唱「花兒」歡送,箭手們也以「花兒」歌回謝。

八、苗族端午習俗

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松桃苗族自治縣和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等地苗族在農曆五月初五過「龍船節」,也稱「龍舟節」。節日期間,除與漢族一樣舉行龍舟競渡比賽外,還要舉行跑馬、鬥牛、踩鼓和「遊方」等娛樂活動。

中華民族傳統節日的風俗習慣

14樓:匿名使用者

3、清明節:清明節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傳統節日。清明的前一天稱寒食節,兩節恰逢陽春三月,春光明媚,桃紅柳綠。寒食節的設立是為了紀念春秋時代晉朝「士甘焚死不公侯」的介子推。

清明節是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有踏青郊遊的習俗。

15樓:匿名使用者

元宵節吃湯圓,新年貼春聯,清明節掃墓,端午節吃粽子,重陽節登高遠望

16樓:

春節一年之始,永珍更新,主要活動是在除夕夜吃年夜飯、祭祀和守歲等,另外正月初

一、二、三日是大年三天,也要祭祀供奉。這三天,一般除了做飯,不做任何工作,忌諱說不吉利的話,要拜訪至親和尊貴的親戚。春節從初一到十五,各地還舉行各種廟會、社火、鄉戲等活動,是傳統節日中最為熱鬧和奢侈的節日。

元宵節農曆正月十五為元宵節,又稱元夕節、上元節、燈節。節日裡有吃元宵、觀花燈、耍社火、猜燈謎等習俗。除吃元宵外,各地還有許多不同的飲食習俗。

陝西人吃"元宵茶",即在麵湯裡放進各種蔬菜和水果做成;河南洛陽、靈寶一帶吃棗糕;雲南昆明人多吃豆麵團。

二月二俗稱"龍抬頭",也叫青龍節,是一年農業生產開始的標誌。活動有撒灰引龍、薰蟲、挑菜、忌針線(以防"扎壞龍眼")等。關於此節風俗的記載唐代就有。

至於二月二這天的吃喝,一改春節期間大吃油膩之風,要動素食。

清明節祭掃祖墳、踏青遊春,忌動煙火。

端午節也叫端陽節,相傳是為紀念屈原而來。主要有吃粽子、賽龍舟的活動,有的地方如青海還有系索(用五色絲線擰成的細繩,縛在手腳腕上)、插楊柳、戴香包等習俗,以用來驅蟲和祈求吉祥平安。

七巧節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這一天全家團圓賞月、吃月餅,原來還有「燒斗香」、「走月亮」、「放天燈」、「樹中秋」、「點塔燈」、「舞火龍」、「曳石」、「賣兔兒爺」等節慶活動。此節被海外遊子更為重視,不少少數民族也過此節。

重陽節取九九重陽之意。主要活動為登高、賞菊、飲酒等,頗受老年人喜愛,所以也叫「老年節」。

十月一俗稱「鬼節」、「寒衣節」,也是祭祖節。俗語說「十月一,送寒衣」,這天黃昏,家家都要上墳祭祖。因故不能上墳或遠離家鄉的人,就在場心或十字路口劃個圓圈,焚化紙錢。

冬至節冬至,是我國農曆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節日。冬至俗稱「冬節」、「長至節」、「亞歲」等。北方地區有冬至宰羊,吃餃子、吃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在這一天則有吃冬至米團、冬至長線面的習慣。

各個地區在冬至這一天還有祭天祭祖的習俗。

臘八節人們習慣上把農曆的十二月稱為臘月,把臘月的初八稱為臘日或臘八,並將其當作一個傳統節日即臘八節來對待。許多與臘月或臘八有關的習俗也往往都被冠以「臘」字。這天,許多地方都吃臘八粥,臘八其實也是春節準備工作的開始。

除此之外,各地還有不同民俗的傳統節日。我國先民在幾千年的生息繁衍中創立了許多民俗節慶,既包括生產方面的,也包括生活方面的,既有飲食文化,也有禮儀文化,還有樸素神奇的科學思想,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遺產,很值得我們去發揚和傳承

中國傳統節日時間,來歷,習俗,中國傳統節日的來歷及習俗

春節,是一年之歲首,農曆新年,傳統上的 年節 傳統名稱分別有新春 新歲 新禧 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 過年。春節歷史悠久,由上古時代歲首祭祀活動演變來過春節前,背井離鄉的人們都儘可能地回到家裡和親人團聚,共享天倫之樂。春節期間,親朋好友之間都會相互走訪拜年,表達對親朋間的情懷以及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 ...

求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和習俗,布依族的傳統節日和風俗

布依族在布依族生活中,一年十二 個月幾乎月月有節日。除與當地 漢族人民過的春節 清明節 五 月端午節 七月半 八月十五中 秋 九月重陽等節日一樣外,還 有獨具民族特色的二月二 三月 三 四月 八 六月六等節 每年的六月初六,是布依族傳統節日,這一天他們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三月三,布依族即將要去山上掃...

元日這首詩寫了哪個傳統節日的哪些習俗

爆竹聲中抄一歲除,春風襲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 符。1 燃放爆竹。逢年遇節燃放爆竹,這種習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續至今。2 喝屠蘇酒。古代風俗,每年正月初一,全家老小喝屠蘇酒,然後用紅布把渣滓包起來,掛在門框上,用來 驅邪 和躲避瘟疫。3 掛桃符。中國民間風俗,掛在大門上的兩塊畫著神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