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四十字

2021-03-27 07:41:38 字數 5220 閱讀 2457

1樓:麥地和光芒

清明節歷史悠久,由來於上古時代的春祭活動,春秋二祭,古已有之。「敬天法祖」信念自古延續,祭祖習俗經歷代沿襲已成為清明節的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淮南子·天文訓》中講: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來留下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

清明節歷史發展中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全國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上或細節上的差異,各地節日活動雖不盡相同,但掃墓祭祖、踏青郊遊是共同基本禮俗主題。

2樓:求索

清明又稱寒食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於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鑽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3樓:馬麗考慮考慮家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4樓:匿名使用者

知知道該怎麼做了,隨你在做功。道

5樓:匿名使用者

李孟涵大家教都去飛吧?

清明節的來歷50字

6樓:盧嘟嘟

清明節bai的起源,據

du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zhi墓祭」之

dao禮,後來民間亦相仿內效,於此日容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7樓:三ranger三

清明節bai的起源,相傳始於古du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zhi,後來民dao間亦相互效仿回,在這一天祭祖答掃墓,久而久之,歷代沿襲下來就成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清明節。

清明節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前一天寒食節的內容,寒食相傳起於晉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後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

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麼來的。

清明節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鞦韆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鞦韆為樂,仕女雲集,踏青之風也極盛。

8樓:樑胖胖

宋代之後,寒抄

食掃墓之俗移襲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盪鞦韆等俗也只在清明時舉行。但寒食的食俗卻傳承於清明節中。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

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

9樓:日天日地

宋代之bai後,寒食掃墓之俗du移到清明之中。踏青春遊、zhi盪鞦韆等俗也只

dao在清明時舉專行。但寒食的食俗卻傳承屬於清明節中。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它在古代不如前一日的寒食節重要,因為清明及寒食節的日期接近,民間漸漸將兩者的習俗融合,到了隋唐年間(581至907年),清明節和寒食節便漸漸融合為同一個節日,成為掃墓祭祖的日子,即今天的清明節。因此,清明節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10樓:匿名使用者

古代春秋時期有

bai個晉文du公 ,有一次,在他落zhi難的時候,肚

dao子餓了。他專的一個臣子就割自己的肉來給屬他解飢,後來在晉文公成為春秋五霸的時候,他卻隱居山林,不要封賞。

晉文公尋他的時候放火燒山逼他出來,可是他寧死也不出來,後來在他死去的樹上,發現他留下的一首詩,主要是勸文公廉政的。

最後一句是這樣的:「清明覆清明」。故此,把那天定為清明節,全國都吃冷食,不得生火。

擴充套件資料

清明節的名稱來由得名於節氣,與此時天象物侯的特點有關。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生氣始盛,大地呈現春和景明之象,這一時節萬物「吐故納新」,潔齊而清明。

《淮南子·天文訓》中講:「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文中的「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

《曆書》:「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

清明節氣一般是在公曆4月5號前後,即春分後第15日。清明節期很長,有10日前8日後及10日前10日後兩種說法,這近20天內均屬清明節期內。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11樓:匿名使用者

清明節的來抄

歷清明節襲的由來20字

bai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於古du代帝王zhi將相「基祭dao」之補。後來民間亦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袋而成為中華民族一個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的由來30字

關於清明節的來歷:晉文公流亡時,隨臣介子推從大腿上割下一塊肉,幫助晉文公脫離苦海。後來晉文公為了紀念他,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50字以內

《淮南子·天文訓》記載:「春分後十五日,北斗星柄指向乙位,則清明風至」。「清明」節氣由此得名。清明為中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是古人根據天象物候、四季迴圈確定出的節氣。

清明節的傳說故事

清明節的來歷與傳說故事

1.相傳是源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是為了紀念晉國公子的臣子介子推。晉國公子重耳,流亡外國19年,介子推護駕跟隨,立下大功,重耳返國即位,即晉文公。

介子推便揹著老母,躲入綿山。晉文公前往尋找,卻怎麼也找不到。於是他放火燒山,想把介於推逼出來。

不料介子推卻和母親抱著一株大樹,寧願燒死,也不出山。晉文公傷心地下令把綿山改稱介山(即山西介休縣境內的介山),又下令把介子推被燒死的那一天定為清明節,以後年年歲歲,每逢都要禁止生火,吃冷飯,以示追懷之意。

12樓:易承志

清明節的起抄源,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得名還源於中國農曆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後第108天就是清明節氣。

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後。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淨,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

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清明節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之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108天。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曆書》: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丁,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清明前後,種瓜點豆」之說。清明節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日,傳統活動為掃墓

清明節的來歷30字

13樓:步履之行

清明由節氣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據記載與寒食節有關。

寒食節是中國古代較早的節日,傳說是在春秋時期為紀念晉國的忠義之臣介子推而設立的。但是,從實際歷史來看,禁火、冷食實際主要反映了中國改火習俗的遺蹟。

寒食節期間的習俗,主要有禁火、冷食和後來成為清明節主要內容的祭掃坆墓。中國人對祭祀祖先十分重視。到了秦漢時代,祭掃坆墓的風氣更盛。

到唐代,不論士人還是平民,都將寒食節掃墓視為返本追宗的儀式,由於清明距寒食節很近,人們還常將掃墓延至清明。詩人們的作品,也往往是寒食、清明並提,如白居易:「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

」韋應物:「清明寒食好,春園百卉開」。

宋元時期,清明節逐漸取代寒食節的地位。這不僅表現在掃墓祭祖等儀式多在清明舉行,就連寒食節原有的風俗活動如冷食、蹴鞠、盪鞦韆等,也都被清明節收納了

14樓:黑夜的流星

來歷:

清明**於二十四節氣,始於周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

解釋原因: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

「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淨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

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誌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了明確的記載。

中國漢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據傳始於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後來民間亦相仿效,於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踢蹴鞠、打馬球、插柳等。

清明節來歷,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歷史悠久,源自上古時代的祖先信仰與春祭禮俗。據現代人類學 考古學的研究成果,人類最原始的兩種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上古干支曆法的制定為節日形成提供了前決條件,祖先信仰與祭祀文化是清明祭祖禮俗形成的重要因素。據考古發掘,廣東英德青塘遺址發現了萬年前的墓葬,是中國年代最早的可確認葬式的...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

清明節,英文標準譯名 tomb sweeping day或者pure brightness.是中國的二十四節氣之一。此節日現已列入國假.新華網北京12月8日電 辦公廳近日發出關於2010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通知指出,根據 關於修改 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的決定 清明節放假三天。由於二十四節氣...

清明節的來歷,清明節的來歷50字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我國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清明最開始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氣,清明一到,氣溫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故有 清明前後,種瓜種豆 植樹造林,莫過清明 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