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年俗的作文怎麼寫,關於年俗的作文

2021-03-26 08:36:41 字數 5363 閱讀 5382

1樓:匿名使用者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神。

祭神的前一天,進行撣塵(打掃衛生)。大家一起把屋裡的每個角落打掃乾淨,桌椅、灶臺,全都拭擦一遍,寓意:把這一年的邪祟掃除,迎接新年的到來。

再從街上買來雞、肉放在大鍋裡煮熟。第二天凌晨,大人們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梳著時尚的髮型。祖孫三代(或父子兩代)從屋裡抬出八仙桌,對著大門,寓意攔住所有的好運。

桌上擺著大塊的肉,足足有七八斤重;整隻的雞,嘴上銜著三根蔥,表示健康聰明;兩條大鯉魚,表示年年有餘。它們的擺放也很有講究:鯉魚的頭朝裡,表示餘進來,雞的頭朝外,表示大家都知道健康聰明。

其它還擺有年糕、蘋果,年糕表示年年高,蘋果表示平平安安。所有的食品上面都覆蓋著一小張紅紙,寓意來年紅紅火火。聽老人們講:

所有的祭神食品,不能放十種,一般都放八到九種。因為「十」表示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生活也就沒有了生活追求的目標。看來祭神中也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魯迅的作品《祝福》中,也有類似的祭神儀式。如果,魯迅先生能活到現在,他一定會發出感慨:為女性的解放而歡呼。

因為,家鄉現在祭神的風俗中,男女地位相同,他們都能與祖、父輩一起祭神。當然這一風俗的改變是實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以後才出現的。

聽媽媽說,這種祭神的風俗在破四舊的年代曾被禁止了十多年,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素養提升了,電腦也進入了農家。農民祭神不是愚昧的迷信,它是一種年文化的呈現。它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希望。

過年祭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起源於何時,它的形式在變,但它的核心文化永遠不變,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心願。

年俗祭神

六(2)班 袁賽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神。

祭神的前一天,進行撣塵(打掃衛生)。大家一起把屋裡的每個角落打掃乾淨,桌椅、灶臺,全都拭擦一遍,寓意:把這一年的邪祟掃除,迎接新年的到來。

再從街上買來雞、肉放在大鍋裡煮熟。第二天凌晨,大人們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梳著時尚的髮型。祖孫三代(或父子兩代)從屋裡抬出八仙桌,對著大門,寓意攔住所有的好運。

桌上擺著大塊的肉,足足有七八斤重;整隻的雞,嘴上銜著三根蔥,表示健康聰明;兩條大鯉魚,表示年年有餘。它們的擺放也很有講究:鯉魚的頭朝裡,表示餘進來,雞的頭朝外,表示大家都知道健康聰明。

其它還擺有年糕、蘋果,年糕表示年年高,蘋果表示平平安安。所有的食品上面都覆蓋著一小張紅紙,寓意來年紅紅火火。聽老人們講:

所有的祭神食品,不能放十種,一般都放八到九種。因為「十」表示十全十美,而十全十美的生活也就沒有了生活追求的目標。看來祭神中也蘊涵著深刻的人生哲理。

魯迅的作品《祝福》中,也有類似的祭神儀式。如果,魯迅先生能活到現在,他一定會發出感慨:為女性的解放而歡呼。

因為,家鄉現在祭神的風俗中,男女地位相同,他們都能與祖、父輩一起祭神。當然這一風俗的改變是實行一對夫婦只生一個孩子以後才出現的。

聽媽媽說,這種祭神的風俗在破四舊的年代曾被禁止了十多年,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的文化素養提升了,電腦也進入了農家。農民祭神不是愚昧的迷信,它是一種年文化的呈現。它表達了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希望。

過年祭神在歷史的長河中不知起源於何時,它的形式在變,但它的核心文化永遠不變,追求美好的生活是人們共同的心願。

2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將至。對大多數中國人來說,春節才算是真正值得一過的「年」,於是乎即使不是在體力上、至少也是在心理上開始忙碌起來。在一片過年氣氛中,卻有不少人在問,這個年該怎麼過?

如何過年,竟成了問題。

這個問題對遊子及遊子的家庭來說,是極易解答的。風塵僕僕地在除夕前趕回家,把自己作為一份大大的年禮獻給家人。家人盼迴游子,想著法子給他以溫馨。

忙忙碌碌中,年就飽滿而充實地過去了。這是年的經典過法,上過無數次銀幕熒屏的。我等平凡小市民,象棵植物一樣地生於斯長於斯,極少挪窩,無緣如此過年。

看那些進城的民工,帶著給家人的禮物,兜裡揣著剛領到的人民幣,擠上歸家的春運專列。「回家過年嘍」,他們歡天喜地叫著。這才叫過年,這才象過年。

他們辛苦一年,換來這份過年的喜悅。這是他們應得的喜悅,讓人羨慕。

也有人說,過年嘛,就是弄點吃吃。做主婦的最聽不得這種說法,她們會說,這是「吃的燈草灰,說的輕巧話。弄點吃吃,這是容易的?

」確實,如今的飯桌上,哪天不是雞鴨魚肉、時鮮菜蔬?再弄點什麼新鮮的吃物以討得大家的歡心竟成了難事。總不成另向珍稀動植物開闢新的食源?

別的且不說,食性過雜,也不合現代文明呀。

倒回去二、三十年時的過年,似乎有套程式,而組成這個程式的每一個環節,都給孩子們帶來大大的歡喜。離過年還有半個月,大人們就開始備年貨了。數著手裡的那點定量**的「票子」精打細算,家禽只有一隻,買了雞不能買鴨,魚一斤蛋半斤,還有精確到以兩計算的炒貨糖果。

但大人們總有辦法再弄到點什麼,末了總會有一頓一年裡最豐盛的年夜飯操辦出來。過年前幾天,大人象趕小豬似的帶著家裡一群孩子到公共浴室或單位澡堂去洗刷一清,暖堂堂的蒸汽和充足的熱水讓孩子們的臉紅得象蘋果。大年初一穿上新衣新鞋,可能只是舊棉襖外的一件花布罩衣,就能讓小丫頭美得「骨頭沒有四兩重」。

還有在年裡面各家影院劇場都是滿座,黑暗中能聽到看客們嗑瓜子的聲音……

那種純樸的快樂,真是不可得了。

現在我們的舌蕾對美味麻木了,添件新衣也過於稀鬆平常,家裡的純平大彩電不僅讓我們懶得上影院劇場,甚至已經讓我們懶得看電視節目……

物質貧乏的年代,我們從食物、衣服、沐浴、看節目中得到的快樂,在物質豐富的今天,卻是一去不復返了……

你看,那邊就有個先生,蹙著額,象哈姆雷特般地在為難:怎麼過年,這是個問題……

年俗作文

3樓:匿名使用者

在春節的時候只有春節晚會沒有天氣預報。

關於年俗的作文

作文《說說年俗》

4樓:卓獻儀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人們剛剛度過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還蘊涵著許多中華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春節有許多年俗:日、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裡面有蘊涵著什麼故事?帶著疑問,我跑去問奶奶,奶奶告訴我:

倒貼「福」的習俗**於清代恭新王府。一到春節前夕,大管家為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個家人因為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說:

「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後心想: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

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後,倒「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奶奶的講述之後,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關於年俗的550字左右作文

5樓:區夢之澄魄

家鄉風俗

雜文五年級

600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

春風送暖人屠蘇。

千門萬戶瞳瞳日。

總把新桃換舊符。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喜慶心情的流露。經商人家。

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不過,據舊習認為,敬財神要爭先,放爆竹要殿後。

傳說,要想發大財者,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如: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

守歲的習俗,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在北方,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切菜。

此時,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他們在除夕之夜大放炮仗是為了新的一年大發大利。

總把新桃換舊符。守歲的習俗:

守歲我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要想發大財者。這時家家的砧板都在噔噔噔地忙著剁肉。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家家戶戶傳出的砧板聲。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

春風送暖人屠蘇。經商人家。爆竹聲響是辭舊迎新的標誌。在北方。如,過年時都有一樣的風俗。我就舉其中一個來說吧,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傳說、喜慶心情的流露。

千門萬戶瞳瞳日,至少在南北朝時已有吃年夜飯的習俗,又有對來臨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洋洋盈耳。不過,從掌燈時分入席。此時。

根據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而年夜飯總要在年三十當天掌廚做出來、「燒田財」。

吃年夜飯

孩子們在玩耍放爆竹的時候。

描繪了我國人民歡度春節盛大的喜慶情景,敬財神要爭先,小店鋪子傳出的「劈劈啪啪」的算盤聲和抑揚頓挫的報帳聲,此起彼伏,年菜都在前幾天做好了。放爆竹還有另一番意義,我的家鄉還有一些不同的民俗,炮仗要響到最後才算心誠。

我的故鄉浙江和全國許多地方一樣,用火焰來占卜新年,再夾雜著處處的說笑聲,據舊習認為,既有對如水逝去的歲月含惜別留戀之情家鄉風俗

雜文五年級

600字

爆竹聲中一歲除,交織成除夕歡快的樂章

……除了這些以外,放爆竹要殿後,俗名「熬年」、切菜,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大年初一的餃子也要在三十晚上包出來,大街小巷傳出的爆竹聲,也正是主婦們在廚房裡最忙碌的時刻

關於年俗的作文

6樓:米拉o米亞

以年俗為題的作文

盡春回,按著我國農曆時序即將進入春節。

7樓:雪花飄灑大地白

紅彤彤的對聯、喜豔豔的門神、熱騰騰的團圓飯、樂融融的全家福……人們剛剛度過了十年一遇的冰天雪地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著春天的到來。春天是三百六十五天中最重要的一天,還蘊涵著許多中華民族悠久的古老文化。

春節有許多年俗:日、貼春聯、貼年畫、剪窗花、放炮竹……其中「福」字為什麼要倒著貼,裡面有蘊涵著什麼故事?帶著疑問,我跑去問奶奶,奶奶告訴我:

倒貼「福」的習俗**於清代恭新王府。一到春節前夕,大管家為了討恭親王的歡心,就寫了許多個「福」字叫人貼在庫房和王府的大門上,有一個家人因為不識字,誤將大門上的「福」字貼倒了。為此,恭親王很惱火,大管家解釋說:

「恭親王壽高、福大、造化大,現在,大福真的到(倒)了,表示吉慶之兆。」恭親王聽了之後心想:吉語說千遍,金銀增萬貫。

所以,他十分高興,就重賞了大管家和他的家人。事後,倒「福」字的習俗就由達官府第入各家的老百姓。

所以,倒貼「福」字的習俗就這樣流傳了下來。

聽完奶奶的講述之後,我才知道年俗也很有趣!

關於年俗的作文,關於年俗的作文750字

在我的家鄉,每到年末,每家每戶都要祭神。祭神的前一天,進行撣塵 打掃衛生 大家一起把屋裡的每個角落打掃乾淨,桌椅 灶臺,全都拭擦一遍,寓意 把這一年的邪祟掃除,迎接新年的到來。再從街上買來雞 肉放在大鍋裡煮熟。第二天凌晨,大人們早早地起床,穿上新衣服,梳著時尚的髮型。祖孫三代 或父子兩代 從屋裡抬出...

如何撰寫年俗日記,寫對年俗文化的日記一篇

首先要熟識年俗的來歷,做好年俗的背景鋪墊,讓不熟悉年俗的人對所介紹的年俗有所認識。其次,要抓住主題,介紹好詳細的年俗過程,禁忌。最重要是要有趣味性,最好有一定的故事性,可讀性。寫對年俗文化的日記一篇 小學生四年年俗日記大全100字 河南年俗日記 開封民間稱春節為 過年 但是,過年並非單指陰曆正月初一...

年俗文化的感想左右,年俗文化的感想350字左右

是年獎金春草綠,和中國農曆新年快樂。周圍豐富的文化內涵的中國農曆新年,中國新年的習俗,讓我帶你感受到新年的氣氛,走進年的文化。生活在京城的 老北京 都知道這麼一句話 宋馨兒臘八粥。意思是說,到第八日,12月中國農曆時 民間又稱臘八節 是必要的新年。臘八 後,各家各戶開始忙著置辦放養。拆除準備在外面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