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海棠》蘇軾《海棠》的賞析

2021-03-04 09:32:38 字數 5012 閱讀 1088

1樓:留香亂語

《海棠》/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

照紅妝。

賞析: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

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東風嫋嫋」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

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沁人心脾。「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

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

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臺;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豔嫵媚。

「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2樓:張敦揚小男神

此詩開頭兩句,並不拘限於正面描寫。首句「東風嫋嫋」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之句。

後兩句,作者由花及人,生髮奇想,深切巧妙地表達了愛花惜花之情。「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

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臺。於是作者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一、全文

《海棠 》

宋 · 蘇軾

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二、譯文

嫋嫋的東風吹動了淡淡的雲彩,露出了月亮,月光也是淡淡的。花朵的香氣融在朦朧的霧裡,而月亮已經移過了院中的迴廊。

由於只是害怕在這深夜時分,花兒就會睡去,因此燃著高高的蠟燭,不肯錯過欣賞這海棠盛開的時機。

三、作者簡介

蘇軾(2023年1月8日—2023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嘉祐二年(2023年),蘇軾進士及第。宋神宗時曾在鳳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2023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曾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諡號「文忠」

3樓:匿名使用者

貴在個人意會,先了解背景,再讀詩。

蘇軾《海棠》的賞析

4樓:一米八的脖子

賞析:首句是起。詩人寫道:

「東風嫋嫋泛崇光。」 「東風」即春風。「嫋嫋」形容煙氣繚繞升騰。

「東風嫋嫋」這裡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泛」即瀰漫。「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崇」推崇,引申為「增長」。其中,詩人在此用一「泛」字,活化出了春意濃濃的景象,也為海棠的盛開營造氛圍。

次句是承句。詩人寫道:「香霧空濛月轉廊。

」這一句側寫海棠。「香霧」指的是氤氳的霧氣中的海棠花香。「空濛」即細雨(煙霧)迷茫的樣子。

這裡,「香霧空濛」描寫了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的景象。

詩人從嗅覺的角度來寫,香飄四溢,不但擴大了詩歌的空間,也提高詩歌的審美境界。「月轉廊」即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其中的「轉」字,不但表明了月光動態性,給詩歌增添空間感,也暗示夜已深而人難以入眠的寂寞之感。

後兩句寫愛花心事。第三句轉句。詩人首先寫道: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緊承第二句而轉,擔心「夜深花睡去」。這一句是全詩的關鍵句,是從上面描寫環境進入到描寫人物的內心世界中,表現了賞花者的心態。

上面寫 「月轉廊」,月光再也照不到海棠了。其中,一個「只」,可以說虛詞表意,深化了愛花人的痴情。一個「恐」字,不但強調了詩人對海棠的痴情,更暗示了自己的孤寂、冷清。最後是合句。

詩人接著寫道:「故燒高燭照紅妝。」這一句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即所以之意,含有「特意而為」之意。同時,這一句運用了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

據宋釋惠洪在《冷齋夜話》中記載,唐明皇登沉香亭,召太真妃,於時卯醉未醒,命高力士使侍兒扶掖而至。妃子醉顏殘妝,鬢亂釵橫,不能再拜。明皇笑日:

「豈妃子醉,直海棠睡未足耳!」這裡,「紅妝」表面指海棠,實則詩人在此運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表明了自己對心上人的思念。

可以說,詩人以花喻人,不但含蓄,而且給人以審美想象。「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竟然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臺。

於是作者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豔嫵媚。

「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作者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

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沒有誰可以阻撓。

全詩語言淺近而情意深永。寫此詩時,詩人雖已過不惑之年,但此詩卻沒有給人以頹唐、萎靡之氣,從「東風」「崇光」「香霧」「高燭」「紅妝」這些明麗的意象中分明可以感觸到詩人的達觀、瀟灑的胸襟。

5樓:匿名使用者

《海棠》-蘇軾詩歌鑑賞

內容預覽:

蘇軾東風嫋嫋泛崇光,香霧空濛月轉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賞析:這首詩寫的是蘇軾在花開時節與友人賞花時的所見。首句寫白天的海棠,「泛崇光」指海棠的高潔美麗。

第二句寫夜間的海棠,作者創造了一個散發著香味、空空濛蒙的、帶著幾分迷幻的境界。略顯幽寂,與海棠自甘寂寞的性格相合。後兩句用典故,深夜作者恐怕花睡去,不僅是把花比作人,也是把人比作花,為花著想,十分感人,表明了作者是一個性情中人。

作者要燒紅燭陪伴、呵護海棠,另一方面創造了一種氣氛,讓海棠振作精神,不致睡去。後兩句極賦浪漫色彩。宋釋惠洪《冷齋夜話》認為此詩「造語之工」「盡古今之變」。

(選摘自《蘇軾詩詞選》,自認為這些是有用的)

這首絕句寫於元豐三年(公元2023年),蘇軾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期間。前兩句寫環境,後兩句寫愛花心事。題為「海棠」,而起筆卻對海棠不做描繪,這是一處曲筆。

「東風嫋嫋」形容春風的吹拂之態,化用了《楚辭·九歌·湘夫人》中的「嫋嫋兮秋風」之句。「崇光」是指正在增長的春光,著一「泛」字,活寫出春意的暖融,這為海棠的盛開造勢。次句側寫海棠,「香霧空濛」寫海棠陣陣幽香在氤氳的霧氣中瀰漫開來,沁人心脾。

「月轉廊」,月亮已轉過迴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暗示夜已深,人無寐,當然你也可從中讀出一層隱喻:處江湖之僻遠,不遇君王恩寵。

「只恐夜深花睡去」,這一句寫得痴絕,是全詩的關鍵句。此句轉折一筆,寫賞花者的心態。當月華再也照不到海棠的芳容時,詩人頓生滿心憐意:

海棠如此芳華燦爛,怎忍心讓她獨自棲身於昏昧幽暗之中呢?這蓄積了一季的努力而悄然盛放的花兒,居然無人欣賞,豈不讓她太傷心失望了嗎?夜闌人靜,孤寂滿懷的我,自然無法成眠;花兒孤寂、冷清得想睡去,那我如何獨自打發這漫漫長夜?

不成,能夠傾聽花開的聲音的,只有我;能夠陪我永夜心靈散步的,只有這寂寞的海棠!一個「恐」寫出了我不堪孤獨寂寞的煎熬而生出的擔憂、驚怯之情,也暗藏了我欲與花共度良宵的執著。一個「只」字極化了愛花人的痴情,現在他滿心裡只有這花兒璀璨的笑靨,其餘的種種不快都可暫且一筆勾銷了:

這是一種「忘我」、「無我」的超然境界。

末句更進一層,將愛花的感情提升到一個極點。「故」照應上文的「只恐」二字,含有特意而為的意思,表現了詩人對海棠的情有獨鍾。此句運用唐玄宗以楊貴妃醉貌為「海棠睡未足」的典故,轉而以花喻人,點化入詠,渾然無跡。

「燒高燭」遙承上文的「月轉廊」,這是一處精彩的對比,月光似乎也太嫉妒於這怒放的海棠的明豔了,那般刻薄寡恩,不肯給她一方展現姿色的舞臺;那就讓我用高燒的紅燭,為她驅除這長夜的黑暗吧!此處隱約可見詩人的俠義與厚道。「照紅妝」呼應前句的「花睡去」三字,極寫海棠的嬌豔嫵媚。

「燒」「照」兩字表面上都寫我對花的喜愛與呵護,其實也不禁流露出些許貶居生活的鬱鬱寡歡。他想在「玩物」(賞花)中獲得對痛苦的超脫,哪怕這只是片刻的超脫也好。雖然花兒盛開了,就向衰敗邁進了一步,儘管高蹈的精神之花畢竟遠離了現實的土壤,但他想過這種我行我素、自得其樂的生活的積極心態,又有誰可以阻撓呢?

問問 蘇軾和蘇東坡

蘇東坡和蘇軾是同一個人啊!你可以去另外地方問嘛!自己上網查不得了.蘇軾號 東坡居士 當然是一個人了 二樓故意來答。是為了搞笑配合你麼?既然是幼稚孩子的問題。姐姐就配合下吧。親愛的小朋友們。他們是一個人哦。因為一個是名。一個是字號。你傻啊。不是一個叫蘇軾,一個叫蘇東坡嗎。如果是一個人怎麼名字不一樣。貌...

蘇東坡傳中三句賞析,蘇東坡傳句段賞析

所謂華美靡麗的風格,可是說就是堆砌艱深難解之辭藻與晦澀罕見的典故以求文章之美。深深印在他寫的每一行詩上,正如我所看見的他那兩幅墨竹上那烏黑的飽墨之光。在勢如奔馬的狂波中逆流而上,在沿江的岸邊一步步俯首躬身向上跋涉而行。蘇東坡正在思索人生的勞苦,忽然瞥見一隻蒼鷹在天空盤旋的那麼悠然自在,似乎絲毫不為明...

海棠的意思是什麼,蘇軾的《海棠》是什麼意思

海棠薔薇科小喬木,為中國著名觀賞樹種,各地習見栽培。海棠喬木,高可達8米 小枝粗壯,圓柱形,幼時具短柔毛,逐漸脫落,老時紅褐色或紫褐色,冬芽卵形,先端漸尖,微被柔毛,紫褐色,有數枚外露鱗片。葉片橢圓形至長橢圓形,長5 8釐米,寬2 3釐米,先端短漸尖或圓鈍,基部寬楔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緊貼細鋸齒,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