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各大地形區氣候及其適宜發展的農業型別

2021-03-04 08:30:17 字數 5705 閱讀 2706

1樓:匿名使用者

東北平原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業地域型別,發展商品穀物農業,主要種植大豆專、玉米、冬小麥、屬

穀子(小米)等。也種植水稻,是中國早熟粳稻的重要產區之一。

華北平原是以旱作為主的農業區。黃河以北以二年三熟為主,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棉花和花生。經濟作物還主要有烤煙、芝麻、棉花、大豆等。

華北平原還盛產蘋果、梨、柿、棗等。

鬆嫩平原我國主要的商品穀物農業分佈區. 盛產大豆、小麥、玉米、甜菜、亞麻、馬鈴薯等,是黑龍江省和國家的重要商品糧基地

江漢平原為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之一,平原的油料作物佔有重要地位,以油菜、芝麻、花生為主。也是重要的商品棉基地之一。

長江三角洲水稻種植業 ,主要經濟作物是水稻。

比較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特點(從地形、氣候、水文、生物、農業、人口、城市、其他。)

2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我國自然情況的最主要的差異,可將全國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三個大自然區。三大自然區的主要特點為:

1.東部季風區,約佔全國面積的46%

①季風影響顯著,風向、降水、溫度均隨季節變化而有明顯更替。夏季風影響明顯,溼潤程度比較高。

②新構造運動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嶺不多。在呼瑪—北京—鄭州—欽州一線以東,新構造運動以沉降為主,其間500米以下的面積很大,有廣闊的堆積平原。

③天然植被以森林為主,少部分為草原。

④地表外營力主要是常態的風化物質移動。水力侵蝕、堆積和溶蝕作用突出,沿海還有波浪和潮汐的破壞和堆積作用。緯度較高和海拔較高的地方有凍裂作用,部分地域有風沙及風塵的搬運和堆積。

地表水的補給以雨水為主要**,潛水較豐富。

⑤在第四紀冰期受冰川影響不大,植物種類繁多,分佈比較混雜,並且有不少是從中生代末及第三紀儲存下來的植物。紅色風化殼分佈很廣,長江以南尤為普遍。

⑥人類影響廣泛而深刻。凡可開墾的地方,幾乎全部闢為農田。天然森林大多破壞。本區是我國最主要的農業區域,但有很大面積應該經營林業。

⑦區內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隨緯度而變化的溫度,隨距海遠近而變化的溼潤情況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溼潤情況南北各地雖相近似,但降水量的絕對值差異很大,低者不足400毫米,高者2000毫米以上,對於自然區的分異也有影響。

2.西北乾旱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7.3%。

①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亙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較低的部分,如準噶爾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間。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

許多山地的高度超過3000米,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較低,景觀的垂直分異不明顯。

②地處內陸且四周多山嶺。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型別。

③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但暴雨之後,水力侵蝕可產生強烈的破壞作用。風力作用雖然很廣泛,但只能對顆粒較細的鬆散沉積物起作用,並在風力變緩的時候發生堆積。

在高大的山嶺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緣條件下的寒凍風化、物質移動和流水侵蝕為主。全區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在平地上產生的地表水幾乎全屬雨水補給的短暫水流。湖泊較多,大多是鹹水湖。

山地徑流是重要的資源,其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

④自中生代末期以來,即斷續出現乾旱和半乾旱氣候。植物逐漸旱生化,種屬較少。第四紀初曾經有過比較溼潤的時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較為發育。

湖岸階地的存在,也可以作為地質時期中氣候向乾旱變化的證據。

⑤人類對於自然界的影響,遠不如東部季風區廣泛、深刻。但在與東部季風區接壤的地區,以及有流水可資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類活動的深刻影響。乾草原利用不盡合理,往往造成沙漠化的擴充套件。

乾草原、荒漠草原大部是畜牧地區,水源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高大山地則是經營林業與畜牧的場所。本區主要的問題是水源不足。應防風固沙、防治土壤鹽漬化、改良草場等。

⑥隨距海遠近而變化的乾溼狀況是決定區內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

3.青藏高原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6.7%。

①新第三紀以來全區大幅度上升,形成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的大高原。其間還有超出雪線以上,高度在6000米甚至8000米以上的極高山嶺。

②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很低,太陽輻射強,風力強,由區外輸入的水汽不多。植被以荒漠、高山草甸灌叢為主,森林很少。由於古冰川的影響以及化學風化作用微弱,成土母質的機械組成很粗,土層薄,加以成土年齡不長。

成土作用緩慢,土壤剖面發育較差。

③地貌外營力主要是在冰緣氣候條件下比較強烈的物理風化與物質移動,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運堆積。大部分為內陸流域,有較多的冰川、湖泊。高原邊緣為許多大河的上源。

④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比西北乾旱區還要微弱。以畜牧業為主,少數地區可以發展林業、農業。本區主要的不利條件是氣溫低,空氣稀薄,風大,水分不足,地勢崎嶇。

⑤決定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界隨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因素。在高原面上自然界的地域分異也表現出水平地帶性。

從上所述,可見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主要根據是:1)現代地形輪廓以及對它有決定作用的新構造運動的不同;2)氣候特徵及其所導致的土壤、植被、地貌外營力和水文的最主要特徵的差異;3)自然界(土壤、生物、地質地貌)的主要發展過程不同;4)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以及利用、改造自然方向的差異;5)自然界地域分異所服從的主導因素的差異。由於劃分這樣廣大的區域單位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各項因素的發展與分佈不完全一致,在每一個區內的一致性也很不相同,因此,所有界線只能是概約地代表自然界開始變化的地方,不可能是很準確的。

比較我國三大自然區的特點。(從地形、氣候、水文、生物、農業、人口、城市、其他等方面)不要**

3樓:匿名使用者

三大自然區是指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半乾旱區,青藏高寒區東部季風區

地形地勢:海拔較低,以平原丘陵為主。包括三大平原、二大高原、低山丘陵和盆地

氣候:季風氣候顯著,雨熱同期,降水多,集中在5~10月植被:森林,部分為森林草原

土壤:林下發育,淋溶性強

水文:外流河,多大江大河,雨水補給

人類活動:廣泛而深入,主要農耕區,聚落稠密,是中國人口集中和經濟發達區

西北乾旱半乾旱區

地形地勢:海拔較高,以高原或高山和盆地為主氣候:大陸性強,降水少,溫差大,多大風天氣植被:荒漠,部分為草原

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鹽分高

水文:多內流河,短小,雨水、融雪水補給

人類活動:影響小,水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青藏高寒區

地形地勢:海拔高,有世界高大山地

氣候:高寒,風大,空氣稀薄,太陽輻射強,日溫差大植被:荒漠、草原和高山草甸

土壤:土層淺薄,多凍土

水文:內流河,大河源頭,湖泊眾多,多為鹹水湖人類活動:影響微弱,原始自然完整,畜牧業為主

4樓:匿名使用者

根據我國自然情況的最主要的差異,可將全國劃分為東部季風區,西北乾旱區和青藏高原區三個大自然區。三大自然區的主要特點為:

1.東部季風區,約佔全國面積的46%

①季風影響顯著,風向、降水、溫度均隨季節變化而有明顯更替。夏季風影響明顯,溼潤程度比較高。

②新構造運動上升幅度一般不大。海拔超過2000米的山嶺不多。在呼瑪—北京—鄭州—欽州一線以東,新構造運動以沉降為主,其間500米以下的面積很大,有廣闊的堆積平原。

③天然植被以森林為主,少部分為草原。

④地表外營力主要是常態的風化物質移動。水力侵蝕、堆積和溶蝕作用突出,沿海還有波浪和潮汐的破壞和堆積作用。緯度較高和海拔較高的地方有凍裂作用,部分地域有風沙及風塵的搬運和堆積。

地表水的補給以雨水為主要**,潛水較豐富。

⑤在第四紀冰期受冰川影響不大,植物種類繁多,分佈比較混雜,並且有不少是從中生代末及第三紀儲存下來的植物。紅色風化殼分佈很廣,長江以南尤為普遍。

⑥人類影響廣泛而深刻。凡可開墾的地方,幾乎全部闢為農田。天然森林大多破壞。本區是我國最主要的農業區域,但有很大面積應該經營林業。

⑦區內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導因素是隨緯度而變化的溫度,隨距海遠近而變化的溼潤情況也是相當重要的因素。溼潤情況南北各地雖相近似,但降水量的絕對值差異很大,低者不足400毫米,高者2000毫米以上,對於自然區的分異也有影響。

2.西北乾旱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7.3%。

①在晚近地質時期,有顯著的差異上升運動,大部分地區上升幅度不大,一部分上升很大,形成廣大的高平原和橫亙於高平原中的很顯著的山脈。高平原海拔大多在1000米左右,其中也有較低的部分,如準噶爾盆地不少地域在250—5o0米之間。吐魯番盆地的艾丁湖竟在海平面以下155米。

許多山地的高度超過3000米,具有明顯的垂直分異。也有不少山地高度較低,景觀的垂直分異不明顯。

②地處內陸且四周多山嶺。來自海洋的水汽很少,夏季風難以到達。植被大部分為荒漠,一部分為荒漠草原和乾草原。在高山的垂直分帶中則有森林、山地草原等,以及與之相應的土壤型別。

③地貌外營力主要是乾旱與半乾旱氣候下的微弱風化、微弱的物質移動、微弱的水力侵蝕和堆積以及廣泛的風力侵蝕、搬運和堆積。但暴雨之後,水力侵蝕可產生強烈的破壞作用。風力作用雖然很廣泛,但只能對顆粒較細的鬆散沉積物起作用,並在風力變緩的時候發生堆積。

在高大的山嶺中,以冰川作用以及冰緣條件下的寒凍風化、物質移動和流水侵蝕為主。全區絕大部分屬內陸流域,在平地上產生的地表水幾乎全屬雨水補給的短暫水流。湖泊較多,大多是鹹水湖。

山地徑流是重要的資源,其補給**以冰雪融水為主。

④自中生代末期以來,即斷續出現乾旱和半乾旱氣候。植物逐漸旱生化,種屬較少。第四紀初曾經有過比較溼潤的時期,有些地方古水系較為發育。

湖岸階地的存在,也可以作為地質時期中氣候向乾旱變化的證據。

⑤人類對於自然界的影響,遠不如東部季風區廣泛、深刻。但在與東部季風區接壤的地區,以及有流水可資灌溉的地域等,也可看到人類活動的深刻影響。乾草原利用不盡合理,往往造成沙漠化的擴充套件。

乾草原、荒漠草原大部是畜牧地區,水源是農業發展的決定性因素。高大山地則是經營林業與畜牧的場所。本區主要的問題是水源不足。應防風固沙、防治土壤鹽漬化、改良草場等。

⑥隨距海遠近而變化的乾溼狀況是決定區內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

3.青藏高原區,約佔全國面積的26.7%。

①新第三紀以來全區大幅度上升,形成平均高度4000米以上的大高原。其間還有超出雪線以上,高度在6000米甚至8000米以上的極高山嶺。

②由於海拔高,空氣稀薄,氣溫很低,太陽輻射強,風力強,由區外輸入的水汽不多。植被以荒漠、高山草甸灌叢為主,森林很少。由於古冰川的影響以及化學風化作用微弱,成土母質的機械組成很粗,土層薄,加以成土年齡不長。

成土作用緩慢,土壤剖面發育較差。

③地貌外營力主要是在冰緣氣候條件下比較強烈的物理風化與物質移動,以及冰川和流水的搬運堆積。大部分為內陸流域,有較多的冰川、湖泊。高原邊緣為許多大河的上源。

④人類對自然界的影響比西北乾旱區還要微弱。以畜牧業為主,少數地區可以發展林業、農業。本區主要的不利條件是氣溫低,空氣稀薄,風大,水分不足,地勢崎嶇。

⑤決定自然界地域分異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界隨高度而變化的垂直地帶性因素。在高原面上自然界的地域分異也表現出水平地帶性。

從上所述,可見三大自然區劃分的主要根據是:1)現代地形輪廓以及對它有決定作用的新構造運動的不同;2)氣候特徵及其所導致的土壤、植被、地貌外營力和水文的最主要特徵的差異;3)自然界(土壤、生物、地質地貌)的主要發展過程不同;4)人類活動對自然界的影響,以及利用、改造自然方向的差異;5)自然界地域分異所服從的主導因素的差異。由於劃分這樣廣大的區域單位所要考慮的因素很多,而各項因素的發展與分佈不完全一致,在每一個區內的一致性也很不相同,因此,所有界線只能是概約地代表自然界開始變化的地方,不可能是很準確的。

我國地形複雜多樣,山區面積廣大讀「我國地形區分佈圖」,回答下列問題(1)A是平原,其耕作制

讀圖可知,1 a是東北平原,其耕作制度 熟制 是一年一熟 2 b是黃土高原,該地區土質疏鬆,植被稀少,水土流失問題嚴重,治理的生物措施可以是植樹種草 該地形區的特色民居是窯洞 3 c是華北平原,又稱為黃淮海平原,該平原的形成原因是由黃河的泥沙沖積而形成的典型沖積平原 4 e是黃河,其上游的寧夏平原和...

我國哪些山脈既是地形區分界線,又是省

太行山,黃土高原與華北平原的 分界線,山西省與河北省的分界線.巫山,四川盆地與江漢平原的分界線,重慶市與河北省的分界線.祁連山,青藏高原與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青海省與甘肅省分界線.南嶺,華南丘陵與江南丘陵的分界線,湖南省與廣東省的分界線.燕山,華北平原與內蒙古高原的分界線,河北省與內蒙古自治區的分界...

青藏地區被稱為聚寶盆的地形區是A塔里木盆地B

我國有四大 bai盆地,du塔里木盆地 準噶爾盆地 zhi四川dao盆地 柴達木盆地內,其中柴達木 容盆地因礦產資源豐富被叫做 聚寶盆 柴達木盆地位於青海省西北部,是一個被崑崙山 阿爾金山 祁連山等山脈環抱的封閉盆地,是我國海拔最高的盆地,柴達木不僅是鹽的世界,而且還有豐富的石油 煤,以及多種金屬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