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過年有哪些習俗?包含什麼祝願

2021-03-04 00:37:06 字數 5055 閱讀 2078

1樓:匿名使用者

過年呀 團團圓圓 呀

你還知道過年的哪些習俗包含什麼樣的祝願嗎?

2樓:

貼春聯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寄託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為了更充分地體現這種嚮往和祝願,有的人乾脆將「福」字倒過來貼,表示「幸福已到」「福氣已到」。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習俗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聲,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

4樓:cj嘉祥

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就是全球華人過大年。而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從中國農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過年有這些習俗以及包含的祝福含義:

守歲 除夕守歲在魏晉時期就有記載,全家老小熬年守歲,歡聚酣飲。除夕之夜,全家團聚,吃過年夜飯,這是我國普遍存在的除夕守歲的習俗。據史料記載,這種習俗最早起於南北朝,以後逐漸盛行,到唐朝初期,唐太宗李世民寫有「守歲」詩:

「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過年有哪些習俗,包含什麼樣的祝願

5樓:江蘇強盾消防裝置****

傳說,年獸害怕紅色、火光和**聲,而且通常在大年初一出沒,所以每到大年初一這天,人們便有了拜年、貼春聯、掛年畫、貼窗花、放爆竹、發紅包、穿新衣、吃餃子、守歲、舞獅舞龍、掛燈籠、磕頭等活動和習俗。

民諺稱「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舉行過祭灶後,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

在春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掃塵之日,全家上下齊動手,用心打掃房屋、庭院,擦洗鍋碗、拆洗被褥,乾乾淨淨迎接新年。其實,人們藉助"塵"與"陳"的諧音表達除陳、除舊的意願。

民諺稱:「臘月二十五,磨豆腐。」一些地方還有在除夕以前吃豆腐渣的風俗。

民間傳說灶王上天彙報後,玉帝會下界查訪,看各家各戶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樣,於是各家各戶就吃豆腐渣以示清苦,瞞過玉皇的懲罰。傳說歸傳說,其實吃豆腐渣實則是古代生產力低下,沒有那麼多好吃的,(但有時人們也會買一大筐豆腐以吃其來充飢等)。

舊俗、新俗都認為灶神上天后,天帝玉皇於農歷十二月二十五日親自下界,查察人間善惡,並定來年禍福,所以家家祭之以祈福,稱為「接玉皇」 。這一天起居、言語都要謹慎,爭取好表現,以博取玉皇歡心,降福來年。

送灶神上天后至除夕才迎回,其間人間無神管轄,百無禁忌,民間多嫁娶,被稱為「趕亂歲」。亂歲是民眾為自己設計的調節社會生活的特定時段。歲末年終,人們有了閒暇與積蓄,對於平時難得有精力操辦大事的人來說,這是一個閒暇娛樂好時機。

因此,人們根據現實生活需要,發明了這一特殊的時間民俗。

照田蠶也叫「燒田蠶」、「燒田財」,是流行於江南一帶的民間祈年習俗。臘月

二十五這一天將綁縛火炬的長竿立在田野中,用火焰來占卜新年,火焰旺則預兆來年豐收。有些地方在年三十舉行這一活動。

千燈節是蒙古族、達斡爾族的宗教性節日。蒙語稱「明幹卓拉」,意即千盞燈節。臘月二十五這一天,做「明幹卓拉」去廟裡點燃,認為點得越多越吉利。

這一節日習俗,在新疆維拉特蒙古族中最為盛行。當地群眾

在這天吃烤牛羊肉,舉行傳統的體育遊藝等活動。

俗話說「臘月二十六,殺豬割肉」或「二十六,割刀頭」,說的是這一天主要籌備過年的肉食。將「割年肉」放入年謠,是因為農耕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往往在年節中才能吃到肉,故此稱為「年肉」。

傳統民俗中在這兩天要集中地洗澡、洗衣,除去一年的晦氣,準備迎接來年的新春,京城有「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洗邋遢」的俗語。臘月二十六洗浴為「洗福祿」。

年謠雲:「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或「二十八,把面發」。所謂貼花花,就是張貼年畫、春聯、窗花和各種春節張貼之物。

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

年謠稱:「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中國由來已久。

視死如生不僅是孝道的重要標誌,也是尊老敬老的美德。春節是大節,上墳請祖儀式也就格外鄭重。上墳請祖的時間,大多數地區在二十九日早晨請祖。

據漢代崔寔的《四民月令》記載:「正月之朔是為正月,躬率妻孥,潔祀祖禰。及祀日,進酒降神畢,乃室家尊卑,無大無小,以次列於先祖之前,子婦曾孫各上椒酒於家長,稱觴舉壽,欣欣如也。

」這說明,早在漢代中國的祭祖活動就已經是春節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活動了。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迎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迎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周、秦時期每年將盡的時候,皇宮裡要舉行「跳鍾馗」、「大儺」的儀式,擊鼓驅逐疫癘之鬼,稱為「逐除」,後又稱除夕的前一天為小除,即小年夜;除夕為大除,即大年夜。

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掛在人的旁邊,後來是畫成門神人像張貼於門。傳說中的神荼、鬱壘兄弟二人專門管鬼,有他們守住門戶,大小惡鬼不敢入門為害。唐代以後,又有畫猛將秦瓊、尉遲敬德二人像為門神的,還有畫關羽、張飛像為門神的。

門神像左右戶各一張。後代常把一對門神畫成一文一武, 寄託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

春聯亦名「門對」、「對聯」、「桃符」等,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而得名。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願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於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樑章矩編寫的春聯專著《檻聯叢話》對楹聯的起源及各類作品的特色都作了論述。春聯的種類比較多,依其使用場所,可分為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方等。「門心」貼於門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對」貼於左右兩個門框上;「橫披」貼於門媚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鬥斤」也叫「門葉」,為正方菱形,多貼在傢俱、影壁中。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這些都具有祈福、裝點居所的民俗功能。年畫是中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它反映了人民大眾的風俗和信仰,寄託著人們對未來的希望。

也和春聯一樣,起源於「門神」。 隨著木板印刷術的興起,年畫的內容已不僅限於門神之類單調的主題,變得豐富多彩,在一些年畫作坊中產生了《福祿壽三星圖》、《天官賜福》、《五穀豐登》、《六畜興旺》、《迎春接福》等精典的彩色年畫、以滿足人們喜慶祈年的美好願望。 我國出現了年畫三個重要產地:

蘇州桃花塢,天津楊柳青和山東濰坊;形成了中國年畫的三大流派,各具特色。

我國現今我國收藏最早的年畫是南宋《隨朝窈窕呈傾國之芳容》的木刻年畫,畫的是王昭君、趙飛燕、班姬和綠珠四位古代美人。民間流傳最廣的是一幅《老鼠娶親》的年畫。描繪了老鼠依照人間的風俗迎娶新娘的有趣場面。

**初年,上海鄭曼陀將月曆和年畫二者結合起來。這是年畫的一種新形式。這種合二而一的年畫,以後發展成掛曆,至今風靡全國。

中國民間在除夕有守歲的習慣,俗名「熬年」。守歲從吃年夜飯開始,這頓年夜飯要慢慢地吃,從掌燈時分入席,有的人家一直要吃到深夜。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於西晉周處的《風土誌》: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自漢代以來,新舊年交替的時刻一般為夜半時分。

6樓:廣州市唐三鏡企業管理****

中國人最隆重的節日是春節,就是全球華人過大年。而過年習俗源自何時很難考究,不過一般認為起源於殷商時期年頭歲末祭神祭祖活動。從中國農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開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況正好是春季的開始(少部分時間立春是在農曆臘月下旬),現在定名為春節;節日具體時間最後的確定相信和這個時間對農業勞作影響最小有關。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月大為30日,月小29日),稱之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團圓吃年飯(農曆一年中最後一頓飯),年飯以後有熬年夜(守年歲)和發壓歲錢的習俗,表示從農曆上年的最後一天守到來年的第一天,因此,對這一節日又稱之為過年。

快過年了,春節對中國人來說是個很重要的節日,民間百姓一般從臘月二十三就開始為過年做準備,一直要熱鬧到正月十五,這個「年」才算過完了。

1、 臘月二十三,俗稱「小年」,傳說這天是「灶王爺上天」之日。

2、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這天是約定俗成的掃除日。

3、 臘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傳說玉帝會下界查訪,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4、臘月二十六,殺豬割年肉,人們只在一年一度的節日中才能吃到肉。

5、 臘月二十七,宰年雞,趕大集,春節所需物品都在置辦之中。

6、 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後被紅紙代替。

7、臘月二十九,上墳請祖上大供。對於祖先的崇拜,在我國由來已久。

8、大年三十,一夜連雙歲,五更分兩天。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

9、大年初一,金雞報曉。晚輩給長輩拜年,長輩給壓歲錢,壓住邪崇。

10、 大年初二,金吠報春。親眷人家去拜年,東家留吃飯,西家排酒筵。

11、大年初三,肥豬拱門。女婿看望老丈人,媳婦回孃家,禮物帶雙份。

12、 大年初四,三羊開泰。灶王爺查戶口,恭迎灶神回民間。

13、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財神,東西南北中,財富五路通。

14、大年初六,馬到成功。瀝酒拜街中,萬戶千門看,無人不送窮。

15、大年初七,人壽年豐。攤煎餅吃七寶羹,安頓身心,休養生息。

16、大年初八,放生祈福。眾星下界之日,制小燈燃而祭之,一寸光陰一寸金。

17、大年初九,玉皇天誕。因為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們都會舉行祭典以表慶賀。

18、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還有地,人畜房米麥百穀都生地。

19、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深受壓迫的女性把她奉為弱女子的保護神。

20、正月十二,搭建燈棚。元宵節將近,開始做元宵節賞燈的準備工作。

21、 正月十三,灶下點燈。預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橋道,皆編竹張燈。

22、 正月十四,臨水娘娘誕辰,又稱「順天聖母」,是拯救難產婦女的神仙。

23、 正月十五,夜照田蠶(神)。觀顏色判斷一年的豐歉,後演化為元宵節觀燈。

荊州過年有哪些習俗,湖北荊州過年有哪些習俗?

在荊州,過年要吃年夜飯,或團圓飯。菜裡面一定要有魚,魚糕,年糕。一出門就能聽到噼裡啪啦的鞭炮聲,大家都穿著新衣服,小孩子們都拿著壓歲錢。有一句俗話 臘七臘八,凍死寒鴉.每家每戶都在提前忙著,辦年貨,買年畫,貼對聯。還要過小年,過了二十三,大家更忙了,都在大掃除,把提前醃好的夜飯 the dinner...

你還知道過年的哪些習俗包含什麼樣的祝願嗎

春聯,俗稱 門對 又名 春帖 是對聯的一種,因在春節時張貼,故稱春聯。春聯的一個源頭是桃符。最初人們以桃木刻人形掛在門旁以避邪,後來畫門神像於桃木上,再簡化為在桃木板上題寫門神名字。春聯的另一 是春貼,古人在立春日多貼 宜春 二字。春聯真正普及始於明代,與朱元璋的提倡有關。據史料記載,有一年過年前,...

廣東人過年有什麼習俗,廣州過年有什麼習俗

農曆正月初一日稱元日,為新歲之首,春天之始。天方拂曉喜炮聲聲,家家戶戶廳中大桌上,紅盤盛滿大吉 即柑,柑大於桔,故稱大吉 青橄欖及各式精美糖果,門前張燈結綵,晚輩向上輩敬茶祝福。這天多數人家要吃素,最少是早餐不吃葷。早餐後大人攜小孩帶上大吉到親友家拜年,主客互致新正如意,恭賀發財添福等吉利話 主人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