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辦《通知》在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方面有哪些舉措

2021-03-03 20:39:08 字數 5954 閱讀 6725

1樓:喜陽陽

國辦《通知》在打擊環境違法行為方面有哪些舉措?

為有效遏制當前環境違法行為高發頻發態勢,***辦公廳近日印發的《關於加強環境監管執法的通知》要求對各類環境違法行為「零容忍」,做到有案必查、違法必究。堅決糾正執法不到位、整改不到位問題,堅持重典治亂,鐵拳鐵規治汙,敢於執法、勇於執法,重拳打擊違法排汙,懲治違法違規建設,加大懲戒力度。

一是開展環境保護大檢查。要求地方各級人民**對轄區內各類工業園區和排放有毒有害廢水、廢氣或產生處置危險廢物的重點工礦企業履行環保法律、法規情況進行大檢查,及時登記造冊,完善「一廠一檔」。對檢查出的各類環境問題及環境違法行為,研究制定整改計劃,督促完成汙染治理,消除監管盲點,切實防範環境風險。

二是運用綜合手段加大懲治力度。要求利用限產限排、停產整治、停業關閉、行政拘留、查封扣押等行政手段;實行「黑名單」向社會公開等市場手段;對汙染環境、破壞生態等損害公眾環境權益的行為,鼓勵社會組織、公民依法提起公益訴訟和民事訴訟;對涉嫌環境犯罪,及時移送公安機關,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力求形成合力、綜合治理,保持嚴厲打擊環境違法犯罪高壓態勢。

三是明確對典型環境違法行為的剛性要求。要求依法重拳打擊5類惡意違法行為,即偷排偷放、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汙染物、非法處置危險廢物、不正常使用防治汙染設施、偽造或篡改環境監測資料等,要依法嚴厲處罰。明確「四個一律」,即:

對涉嫌犯罪的,一律迅速移送司法機關;對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三同時」制度,越權審批但尚未開工建設的,一律不得開工;對未批先建、邊批邊建的,資源開發以採代探的,一律停止建設或依法依規予以取締;環保設施和措施落實不到位擅自投產或使用的建設專案,一律責令限期整改。規定了3項糾正整改不到位問題的具體措施,即:對依法做出的行政處罰、行政命令等具體行政行為的執**況,實施執法後督察;對未完成停產整治任務擅自生產的,依法責令停業關閉,拆除主體裝置,使其不能恢復生產;對拒不改正的,依法採取強制執行措施。

四是大力推進資訊公開和公眾參與。推進執法資訊公開,要求重點排汙單位如實向社會公開其汙染物排放狀況和防治汙染設施的建設運**況。發揮「12369」環保舉報**和網路平臺作用,使違法者處於公眾的監督之下,打一場防治汙染的人民戰爭。

我國採取的保護環境的重大措施有哪些?

2樓:羽刃之魂

一、推進以節能降耗為主要目標的技術改造。抓好諸如鋼鐵、有色金屬、電力、建材等

高耗能行業和企業的技術改造,強制淘汰落後技術、工藝和產品,降低這些行業的資源消耗水平。

二、加快發展迴圈經濟。按照減量化、資源化、再利用的原則,以節能、節水、節材、

節地、資源綜合利用為重點,在重點行業、領域、產業園區和城市積極開展迴圈經濟試點,

鼓勵企業迴圈式生產,推動產業迴圈式組合,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三、進一步健全法律法規,加強政策引導。制定和修訂有關促進能源資源有效利用的法

律法規,同時運用財稅、**等政策手段,促進能源資源的節約和有效利用,形成全社會自

覺節約資源的體制機制,加快能源資源**改革,發揮市場機制和**槓桿作用,健全礦產

資源消耗補償機制。

四、推行「節能型」消費政策,為企業節能減排「添動力」。通過制定實施「節能型」

消費政策,大力倡導節能消費、綠色消費。擴大實施強制效能效標識管理範圍,加強節能產

品認證,引導使用者和消費者購買節能型產品,同時研究試行強制**採購節能產品的辦法。

五、建立和完善汙染治理設施投融資機制,鼓勵各種社會資金投資汙染治理設施建設。七是擴大國際環境合作與交流。積極引進國外資金、先進環保技術與管理經驗。

參與國際公約和有關**與環境談判,履行相應國際義務,維護國家環境與發展權益

3樓:匿名使用者

2023年,***高度重視生態環保工作,有關部門和各級地方**積極配合,在創造亮點、抓住重點、突破難點、應對熱點上狠下功夫,較好地完成了年初**工作報告的對生態環保工作的部署。

第一,制定和實施《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2023年6月14日,***常務會部署大氣汙染防治十條措施。9月***正式下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簡稱「大氣十條」)。

之後,***辦公廳印發了重點工作部門分工方案。有關部門制定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落實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細則》,與31個省(區、市)簽訂大氣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完善監測預警應急體系,組織實施《空氣質量新標準第二階段監測實施方案》,推進環保重點城市和環保模範城市pm2.

5監測點建設。加強大氣環境執法監管,僅去年11月份全國就出動執法人員7.14萬人次,檢查企業2.

9萬餘家、施工場地近9200個;發現涉及環境違法的企業9377家、環保不達標施工場地719個,取締關閉小作坊890家。對京津冀及周邊地區6省(區、市)的19個市開展兩次督查行動,檢查企業403家,對199家現場提出整改要求。環保主管部門牽頭組建全國大氣汙染防治部際協調小組,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長三角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小組已經成立。

為了保障「大氣十條」的落實,**財政新增設立大氣汙染防治專項資金,首批安排50億元支援北京、天津、河北等五省(區、市)大氣汙染治理。繼續安排6.4億元支援12個重點城市燃煤鍋爐煙塵治理。

啟動實施「清潔空氣研究計劃」。全國各省(區、市)十分重視,迅速行動。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為例,北京市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動員大會,出臺清潔空氣行動計劃;天津市印發清新空氣行動方案,與各區縣和有關單位簽訂美麗天津一號工程目標責任書;河北省委省**召開大氣汙染防治工作大會,印發大氣汙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方案及任務分工;山西、內蒙、山東也都採取了有力舉措。

第二,紮實推進主要汙染物減排。為了落實年度主要汙染物減排指標,***辦公廳**「十二五」總量減排考核辦法。有關部門積極落實,嚴格問責。

對未通過減排年度考核或目標責任書重點專案未落實的3省(區)、3個企業集團和6個城市實行環評限批,對43家企業掛牌督辦、責令限期整改。強力推進工程減排,全年新增城鎮汙水日處理能力超過1400萬噸;1.9億千瓦燃煤機組建成脫硝設施,脫硝機組比例超過50%;500萬千瓦燃煤機組脫硫設施實施增容改造,燃煤電廠脫硫機組比例超過90%;1.

5億千瓦現役機組拆除煙氣旁路,取消煙氣旁路火電機組比例達37%;新型幹法水泥脫硝比例達60%。2023年年度減排任務可以全面完成,尤其是氮氧化物下降3.5%以上,排放量首次降至2023年減排基數以下。

第三,加強環境影響評價工作。有關部門完成西部大開發戰略環評,啟動中部地區發展戰略環評。一年中環保主管部門共批覆專案環評檔案241件,涉及總投資1.

9萬億元。對不符合要求的32個專案退回報告書、不予審批或暫緩審批,涉及總投資1184億元。推進環評審批改革,對基礎設施類和環境影響較小的25項建設專案,下放環評檔案審批許可權。

強化全過程監管,深化事業單位環評機構改革,103家改革試點單位中47家完成改制,16家退出環評市場。完善環境標準體系,釋出國家環保標準135項,現行有效國家環保標準達1499項。對重點控制區火電、鋼鐵、石化、水泥、有色、化工等六大行業以及燃煤鍋爐專案執行大氣汙染物特別排放限值.

第四,突出源頭預防和生態保護。(1)積極推進生態紅線劃定工作。在內蒙古、江西、廣西和湖北4省區開展生態紅線劃定技術試點。

啟動第二批10個省(區)環境功能區劃編制試點。江蘇印發生態紅線區域保護規劃,在全國率先將全省國土面積的22.2%劃定為生態紅線區域。

(2)加強水質良好湖泊保護。***常務會議審議通過《水質較好湖泊生態環境保護總體規劃》。**投入資金16億元,新增試點湖泊27個。

不斷強化生態環境保護。(3)落實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劃。***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新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1處。

印發《關於加強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環境保護和管理的意見》,開展生態保護全過程管理試點。(4)推動建立生態補償機制。2023年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達423億元,範圍擴大到492個縣。

對其中452個縣域的監測評價顯示,2010—2012年生態環境質量得到改善的31個,佔6.9%;保持基本穩定的412個,佔91.1%。

繼續推進新安江流域跨界水環境補償試點,三年累計安排資金9億元。

第五,強化執法監管。繼續開展環保專項行動,全國共出動執法人員183萬餘人(次),檢查企業71萬餘家(次),查處環境違法問題6499件,掛牌督辦1523件。開展華北地區地下水汙染專項檢查,檢查涉水排汙企業2.

59萬家,查處各類環境違法行為558件。強化飲用水源保護和地下水汙染防治。組織評估地級及以上328個城市844個集中式飲用水水源2023年度環境狀況。

經***同意印發了《華北平原地下水汙染防治工作方案》。推進重金屬、固體廢物和化學品汙染防治。**安排重金屬專項治理資金34億元。

加強環境資訊公開,在第一批74城市496個監測點位實時釋出pm2.5等六項汙染物監測資料,完成第二批116個城市開展pm2.5等汙染物監測點位的建設任務。

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人民**網:

4樓:星空

我國採取的保護環境的重大措施有哪些,植樹造林,保護環境。

5樓:匿名使用者

我國採取保護環境,重大措施就是推鐵環磷

6樓:匿名使用者

人類的許多活動都向大氣、水體、土壤等自然和人工環境排放有害物質,造成環境汙染;自然界的一些變化也影響環境的質量。環境監測就是按照國家或地方關於汙染防治和保護環境質量的各種環境標準,對汙染源排放情況和環境狀況進行定性、定量的測試,併為科研、決策、立法、處理汙染事故和環境監督管理提供依據。環境監測是一切環境保護活動的「耳目」。

在實際工作中,環境監測可分為兩類。一是汙染源監測,即對汙染物排放情況進行監測。一般是在汙染物排出口,定期、定點採集樣品,分析、測定不同形態有害物質的濃度、排放量以及時空分佈規律。

二是環境監測,也就是對環境中的汙染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環境影響進行分析、監視,明確其數值、範圍、汙染程度,通過綜合分析描述環境質量狀況和發展趨勢。

按照環境要素的不同,環境監測分為大氣汙染監測、水體汙染監測、土壤汙染監測、生物汙染監測等;根據汙染物的性質又可分為化學毒物監測、熱汙染監測、噪聲汙染監測、放射性汙染監測等。大氣汙染監測常用的監測專案主要包括氣象引數和總懸浮顆粒物(tsp)、降塵、一氧化碳(co)、二氧化硫(so2)、碳氫化合物(hc)、氮氧化物(nox)、臭氧(o3)等;地表水水質監測的專案一般包括水文、氣象引數以及溫度、酸鹼度(ph)、懸浮固體(ss)、溶解氧(do)、生物耗氧量(bod)、化學耗氧量(cod)、某些毒物等。

環境監測是一項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必須由專業人員遵照國家和國際上規定的監測方法和標準來進行,監測結果要編製成專業檔案。對監測過程要進行全面的質量控制,保證資料的可靠性

環境標準是對某些環境要素所作的統一的、法定的和技術的規定。環境標準是環境保護工作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環境標準用來規定環境保護技術工作,考核環境保護和汙染防治的效果。

環境標準主要有:環境質量標準,汙染物排放標準,分析方法標準,還有排汙收費標準等。另外還有一些關於標準的環境詞彙、術語、標誌等的規定。

其中環境質量標準和汙染物排放標準是環境標準體系的核心。

環境標準是按照嚴格的科學方法和程式制訂的。環境標準的制訂還要參考國家和地區在一定時期的自然環境特徵、科學技術水平和社會經濟發展狀況。環境標準過於嚴格,不符合實際,將會限制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過於寬鬆,又不能達到保護環境的基本要求,造**體危害和生態破壞。

根據適用範圍的不同,環境標準分為國家標準和地方標準;根據適用時段的不同,又可分為現行標準和超前標準。另外,由於國情有所差別,各個國家的環境標準也不完全相同。為保障人民健康,我們制訂了嚴格的環境標準,但鑑於當前科技水平和城鄉建設、經濟建設的需要,相比發達國家的環境質量標準和排放標準做了事實求是的考慮。

環境標準具有法律效力,同時也是進行環境規劃、環境管理、環境評價和城市建設的依據。

能源是國民經濟重要的物質基礎,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國民經濟發展的速度和人 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有賴於提供能源的多少。從歷史上看,人類對能源利用的每一次重大突 破都伴隨著科技的進步,從而促進生產力大大發展,甚至引起社會生產方式的革命。

如18世 紀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以蒸汽代替人力畜力,在一次能源的消費結構上轉向以煤炭代 替木柴的時代,開始了資本主義工業革命。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電力逐步代替蒸汽作為主 要動力,從而實現了資本主義工業化。到了20世紀50年代,隨著廉價石油、天然氣大規模開 發,世界能源的消費結構從以煤炭為主轉向以石油為主,因而使西方經濟在60年代進入了「 **時代」。

陳永仁為什麼不在等恢復身份後在打擊劉建明

劉一開始確實不知道陳是臥底,但是陳在發現劉是臥底的時候,露出了馬腳,讓劉發覺了,於是劉不可能把陳恢復的。你知道為什麼嗎?陳對劉說的那句話最能說明一切 對不起,我是警察。而一個隱忍了十多年的臥底在得知劉就是 內鬼的時候,他此時怎麼能不爆發他本來的職業性格?更何況你看到後面的時候就知道,其實陳手裡也有一...

國務院關於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新增行為的通知,這個會不會影響到奶茶行業,果粉 奶精是不是食品新增劑

會的,算食品新增劑的。應該不會吧,只要是國家允許的 我想首先你應該弄明白三個概念 1 食品新增劑 2 濫用食品新增劑 3 非法新增物 1 食品新增劑在現代食品行業中是不可能不使用的 果粉 奶精都是國家規定範圍內可以使用的食品新增劑 2 超出標準 計量配比那就是濫用食品新增劑的問題3 新增國家規定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