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和團帶給我們的歷史教訓

2021-03-03 21:51:31 字數 5172 閱讀 6186

1樓:匿名使用者

試論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教訓

正 一九○○年爆發的義和團運動,以「威雄驚萬里,風雨噴長空」的聲勢,震撼了中國,震撼了世界,為五十年後中國革命的勝利奠下了一塊基石。義和團運動是帝國主義侵略所激發的,鋒芒主要指向帝國主義的,最後為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的反帝愛國運動。義和團運動的歷史功績是不可磨滅的,但又存在著無法克服的歷史的階級的侷限性。

因此,研究義和團運動的歷史教訓,不僅有助於正確地評價義和團運動,而且可以使我們避免重蹈歷史的覆轍。

1899—1900 年中國爆發了轟轟烈烈的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帝國主義立刻拼湊八國聯 軍撲向中國,鎮壓中國人民的反抗.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期間,帝國主義者虎視眈眈準備瓜 分中國,但他們的圖謀並沒有實現.其原因有:

第一,帝國主義列強之間的矛盾和互相制約是重要原因.英國極不願意法國進駐雲南, 日本佔領福建. 日本方面對於德國佔領山東, 則認為危險萬分.

各國方面對於英國壟斷長江, 認為不能坐視不管.尤其**獨佔東北更遭到英日等國強烈不滿.因此要實現瓜分中國,彼 此之間戰爭難免.

因而列強最後決定暫緩瓜分而保全清**為其共同的統治工具,實行"以 華制華"的政策對帝國主義更為有利. 第二, 中華民族進行的不屈不撓的反侵略鬥爭是列強不能滅亡中國和瓜分中國的根本原 因.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以其不畏**,敢與敵人血戰到底的戰鬥精神,打擊和教訓了帝國 主義侵略者, 使他們不敢為所欲為地瓜分中國.

正是包括義和團在內的中華民族為反抗侵略 所進行的前仆後繼,視死如歸的戰鬥,才粉碎了帝國主義列強滅亡和瓜分中國的罪惡圖謀. 2.對義和團運動的評價.

第一,義和團運動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 其一,沉重地打擊了帝國主義的侵略氣焰,打亂了列強妄圖瓜分中國的計劃,充分地表 現了中國人民敢於同外國侵略者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 其二,有力地衝擊了清王朝的反動統治,暴露了它的虛弱本質,削弱了它的統治力量, 加速了它滅亡的程序.

其三,促進人民的覺醒,推動了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發展. 其四,對當時亞洲的民族解放運動產生了重大影響. 第二, 義和團運動失敗的歷史教訓.

義和團運動是在中外反動勢力的聯合絞殺下失敗的. 失敗的根本原因,在於它是一個沒有先進階級領導的以農民為主體的自發的群眾反帝運動. 其歷史教訓是:

其一,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反對帝國主義必須同時反對本國的封建主義.由於對 帝國主義聯合中國封建階級壓迫中國人民的實質缺乏認識,義和團曾經蒙受封階級的欺騙, 提出過"扶清滅洋"的口號. 其二, 由於當時中國人民對帝國主義的認識還停留在感性認識階段, 義和團運動存在著 籠統的,盲目的排外主義的錯誤.

其三,由於小生產者的侷限,義和團運動中還存在著許多迷信,落後的傾向. 有人對義和團全盤否定,甚至斥為"矇昧主義""邪教""禍國" , , .誠然,它的歷史教 訓應當記取, 但是, 義和團運動在粉碎帝國主義列強瓜分中國的鬥爭中發揮的重要歷史作用, 是不容抹煞的。

資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給中國帶來了什麼?

2樓:南瓜蘋果

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歷史災難。

第一,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中國人民,侵佔中國領土,劃分勢力範圍,了索賠款,搶掠財富,使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受到了嚴重的阻礙。

第二,控制中國的內政、外交,鎮壓中國人民反抗,使中國在政治上不再擁有完整的主權。

第三,透過不平等條約的特權,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剝奪中國的關稅自主權,實行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操縱中國的經濟命脈,使中國在經濟上構成了對它們的依附而喪失了自我的獨立性,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成了西方大國的經濟附庸。

第四,在傳教的名義下,對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為侵略中國製造**,宣揚殖民主義奴化思想,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擴充套件資料

門戶開放政策雖使中國免於瓜分,但中國在經濟上也喪失了獨立性。瓜分中國狂潮使得中國被納入資本主義的世界經濟體系,成了西方大國的經濟附庸。除了沿海、沿江少數城市的經濟得到畸形繁榮以外,中國廣大地區特別是農村的經濟都瀕臨破產。

外國帝國主義和中國封建主義的聯合統治,導致了近代中國經濟的落後和人民的貧困。給中華民族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而自戊戌變法失敗後,中國的朝政大權再次被守舊慈禧集團所控制,中國人民進一步認識到,不可能指望清**抵禦帝國主義的瓜分和侵略,只有民眾起來進行殊死的鬥爭,以保衛祖國領土主權的完整和民族的生存。

而中國長期受列強欺辱,使地方產生強烈的仇外心理,成為義和團事件的導火線。而掌握清**大權的慈禧太后借義和團排外,於2023年6月21日以光緒名義向十一國宣戰,引起八國聯軍之役。

3樓:京城「老炮兒

帝國主義在入侵當時的中國時,中國在喪失主權的同時,也為中國帶來了先進的社會機制

4樓:life無明小魚

資本帝國主義的入侵給中國帶來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1、政治

列強為了統治中國,在政治上採取的主要侵略方式是控制中國**,操縱中國的內政外交,把中國當權者變成自己的**人和馴服工具。在中國還享有領事裁判權,把持中國海關行政權,並勾結清**鎮壓中國人民的反帝反封建鬥爭和愛國運動。

2、經濟

資本—帝國主義列強對中國進行經濟侵略的方式,主要是它們在用**大炮開啟中國大門之後,強迫清**與之簽訂不平等條約,從而取得種種特權,進一步擴大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對中國進行掠奪和榨取,開始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其次是剝奪中國的海關主權。資產階級憑藉各種特權,把中國變成了它們傾銷商品的市場和取得廉價原料的基地。列強不僅勒索中國鉅額賠款,而且迫使中國舉借外債來償付這些賠款。

入侵使中國在經濟上喪失了獨立性,一方面加速了中國自然經濟的瓦解,一方面又阻礙了中國民族經濟的發展。

3、文化

關於資本一帝國主義對中國的文化滲透,宣傳殖民主義奴化思想,麻醉中國人民的精神,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是其主要內容。

許多是披著宗教外衣,在傳教的名義下進行的。某些外國勢力還利用宣傳宗教和西學的名義,為資本—帝國主義侵略製造**,宣傳殖民主義奴化思想。

4、社會

性質:由獨立自主、主權完整的封建經濟社會轉變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矛盾:由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轉變為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

結構:促進了工人階級的出現和壯大,為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了階級基礎

擴充套件資料

聯軍進犯

隨著義和團運動在直隸和京津地區的迅猛發展,外國列強多次敦促清**予以鎮壓。

聯軍的導火索是德國駐華公使馮·克林德遭到槍殺。

2023年1月27日,英、法、美、德、意等國聯合照會清**,再次要求取締義和團。2月1日,山東高密群眾圍攻德國鐵路公司,相持數日,並破毀鐵路,至14日,德軍揚言要以武力鎮壓。

3月13日,帝國主義列強在渤海舉行海軍示威,顯示要用武力干涉中國。4月6日,英、美、德、法公使照會清**,限兩月剿除義和團,否則將派水陸各軍馳入直、魯兩省,代為剿平。

2023年4月,義和團剛在北京近郊發展起來,俄羅斯帝國公使就提出鎮壓。大不列顛與愛爾蘭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各國公使也奉本國**密令,聯合照會清朝**「剿除義和團」,並將艦隊聚集大沽口進行威脅。

5月間,義和團在京津一帶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清軍士兵參加義和團,以端郡王愛新覺羅·載漪為首的排外勢力在清**內佔據上風。各國公使眼看清**已無法控制形勢,總理衙門也「無力說服朝廷採取嚴厲的鎮壓措施」,便策劃直接出兵平亂。

5月20日,公使團會議,提出調兵來北京。

5月28日,大英帝國、美利堅合眾國、法蘭西第三共和國、德意志帝國、俄羅斯帝國、日本帝國、義大利王國、奧匈帝國八國在各國駐華公使會議上正式決定聯合出兵鎮壓義和團,以「保護使館」的名義,調兵入北京,清**被迫同意。

5樓:壞蛋

資本主義

侵略給中國帶來了四個方面的影響:

一、政治

1、軍事侵略:資本-帝國主義列強發動了系列侵華戰爭,**了大批中國人民,迫使中國簽定了大量不平等條約,破壞中國的領土主權,掠奪中國的大片領土,劃分勢力範圍,勒索鉅額賠款,掠奪資源財富。

2、政治控制:通過扶植買辦作為在華**人來控制中國內政,尤其是《辛丑條約》後,清**成為帝國主義在華利益的最大代表者,成為帝國主義在華統治的工具,成為了「洋人的朝廷」。「帝國主義及其在中國的全部財政軍事的勢力,乃是一種支援、鼓舞、栽培、儲存封建殘餘及其全部官僚軍閥上層建築的力量。

」通過控制中國海關來控制中國外交。外國領事對地方官吏實行恫嚇的「炮艦政策」,政治加速半殖民化。

3、主權破壞:中國領土主權,領海主權,司法主權等被嚴重破壞。

二、經濟

1、經濟特權:發動戰爭後,列強強迫清**與之簽訂不平等條約,取得種種特權,擴大對中國的商品傾銷和資本輸出,對中國進行掠奪和榨取,開始把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

2、控制口岸:控制中國的通商口岸,並劃分它們直接管理的租界,控制當地的工商、金融事業,甚至設立租界實行殖民統治,成為資本--帝國主義對華經濟侵略的基地。

3.控制海關:「協定關稅」剝奪海關主權。

外國商品依靠特權和低關稅入關,在中國市場上大量傾銷,使中國手工業者破產。外國人逐步控制了中國海關的行政權。中國海關成為外國對華經濟侵略的一個重要工具。

4.經濟侵略:通過政治貸款,獲得築路,開礦,辦廠等利權,加大對華資本輸出,尤其是在華築路權,控制了中國交通事業,包括海陸空,便利了帝國主義對話經濟侵略。

5.控制經濟:資本-帝國主義逼迫中國鉅額向外貸款,來償付賠款。列強的政治貸款常常附有苛刻條件和高額利息,並要求以中國的稅收為擔保,控制中國的財政咽喉。

6.積極作用:加速了中國自然的,封建的經濟解體,給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生產的發展創造了某些客觀的條件,提供了可能,(市場,勞動力),促進中國經濟的近代化。

三、文化

1、文化滲透:宣揚殖民主義的魯化思想,摧毀中國人的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信心。

2、製造**:列強獲得在華內地傳教權,傳教士宣揚**教義。

3、文化交流:早期先進的中國人,以林則徐,魏源,鄭觀應,王韜為代表的舊知識分子學習西方文化,形成了維護封建統治的舊學。 後來先進的中國人,以康有為,梁啟超,嚴復,孫中山為代表的新知識分子學習西方先進思想文化,形成了代表資產階級文化的新學起到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

4、民族意識:促進了民族意識的覺醒 。

四、社會

1、社會性質:由獨立自主,主權完整,封建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變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2、社會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增添了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而且使主要矛盾。

3、社會結構:促進了工人階級的出現和壯大,為以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創造階級基礎 。

4、革命性質:已不是舊式的一般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而是新式的特殊的資產階級民主主義的革命。

脣亡齒寒帶給我們什麼教訓

脣亡齒寒的啟示 嘴脣沒有了,牙齒就會感到寒冷,形容事物是彼此相依的,捨棄其一就會影響到另一半,因為它們是共存亡的。事物是彼此相依的,捨棄其一就會影響到另一半,因為它們是共存亡的。弱小的勢力相依為命應該聯合對抗外敵.事物是彼此相互依存的。只要沒有了一個,另一個必定會慘敗。只有相互依存,才可以生存更久。...

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失敗的歷史教訓

南昌bai 起義,秋收起義最重要的du歷史教訓在zhi於 中國革命中心dao必須由城專市轉入農村。首先,中共 屬吸取國民大革命失敗,發動南昌起義 秋收起義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然而照搬 革命道路進攻大城市計劃受挫,其後把革命力量轉向敵人力量薄弱的山區,找到了適合中國國情的 工農武裝割據 發展農村根據地的...

明亡清興的歷史教訓是什麼?詳細,中國人從明亡的歷史中學到過哪些歷史教訓?

明清的興亡也反映出這樣一種現象 中國幾千年的文明史實際上是農耕文化 或民族 與遊牧文化 或民族 爭鋒的歷史。從封建王朝興衰更替的歷史看,在強秦 漢唐盛世 明朝極盛時,匈奴 突厥 蒙古等強悍的遊牧民族只能蟄居大漠,無力和中原王朝 政權 叫板 在兩晉南北朝 五代十國 武功不強的趙宋時期,我國強悍的遊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