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計人員獲得地基紅線圖是什麼標高

2021-03-04 05:24:53 字數 6467 閱讀 2137

1樓:匿名使用者

1.首先看設計bai

給出的地基處理方式,

du3米高程不可能一zhi次填平後在夯實,dao如果設計版要求夯實即可,肯定會給出相應權的施工方法:每層夯實幾遍,每層回填多少釐米。 2.

如果是由於施工錯誤造成的超挖,理論上首先要考慮聯絡業主及設計單位

求大神出現,什麼是地基標高?有什麼用?

2樓:匿名使用者

地基標高就是基礎底面標高,稱之為基礎底標高,作用就是控制建築物基礎開挖深度,一般正負零是首層地面標高,基礎標高為負標高,首層地面正負零以上為正標高。

3樓:人工石混凝土

地基是在基礎下部承受由基礎傳遞來的所有荷載的天然岩土或換填岩土,地基標高當然就是建築物基礎底標高了。

4樓:匿名使用者

沒聽說過地基標高,一般只接觸基礎標高,或者正負零

地基標高錯了怎麼辦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考慮怎麼解決問題,少壓一米的樁,單樁承載力具體多少先試樁看結果,提供給甲方和設計院,看是否能滿足設計要求,不行的話就讓設計根據試樁結果補樁。

責任問題,甲方提供的圖紙裡沒有給準確標高你就自己亂做,責任肯定是有的,甲方自己沒給全圖紙又沒明確標高也有責任,不過,你責任稍大點吧。不過這東西也不好打官司,一般出現這種情況是甲方要趕時間,設計院圖紙還沒出完或審查完畢,甲方施工許可證都可能沒拿到,就拿圖來施工,他也說不過去。還有一個是一般來說樁點陣圖裡既然有樁長和標高,那麼應該要註明絕對標高值和相對標高值的。

6樓:木子者李

施工單位的職責在於:必須按「蓋有設計單位『出圖專用章』的施工圖」及「設計負責人簽字的設計變更單」施工。如果存在圖紙不完整、圖紙表述不明、圖紙與現場情況不符等問題,必須敦促甲方與設計單位聯絡,由設計單位解決,並嚴格按照設計單位的處理意見進行施工。

不得擅自修改設計圖紙或不按圖施工。無論任何人、任何單位以何種理由提出違反上述原則的要求,均不得執行。

問題中,甲方提出不當要求,施工單位在圖紙資訊不完整的情況下進行施工,造成錯誤,應由施工單位承擔主要責任。具體到施工單位內部,專案經理承擔主要責任。監理單位監督不力,承擔相應責任。

如果事前建設單位(甲方)曾出具相關檔案,則建設單位也承擔部分責任。

幾位朋友認為是「甲方的責任」,在下以為不然。建設單位要求儘量縮短建設週期,是很正常的,甲方越是催得緊,越要履行職責。操作中「疏忽大意」、「沒有問」才是出現麻煩的直接原因。

郭德綱相聲裡的工程隊把「打井」的圖紙看反了,蓋了個「煙囪」,能埋怨甲方催得太緊,沒看清圖紙嗎?

善後方面,儘快與設計單位聯絡,商定解決方案。由於涉及到設計修改及重新報批的問題,還有設計修改費用等一系列非技術因素,是否能夠高效的、經濟的解決問題,不是可以憑空臆斷的。

施工單位為了生存和發展,承受來自各方的壓力,但這並不是可以違反原則的理由。感情不能代替法律,問題和事故不會因為主觀意願的良好而不發生!「質量就是生命,責任重於泰山」絕不僅僅是一句口號。

7樓:黑天暗雲

1、建設、監理、施工單位都有責任,建設單位應組織辦理交驗控制樁手續,監理單位應該複核打樁前的測量放線工序,施工單位應報驗,從其它的構築物上引高程屬於重大常識性錯誤。

2、奇怪的問一下,甲方怎麼會只給座標控制不給高程控制點的啊?

3、下一步請設計單位根據現有情況,修改設計,補樁或者修改基礎等等。

8樓:匿名使用者

施工單位負全責,甲方提供圖紙不滿足施工要求時,未與甲方,監理,總包方商議,自行決定施工,總包方應負全責,監理方負連帶責任。

事已至此,應立刻與設計商定,根據地質勘測報告,決定是補樁還是加大承臺,或者二者結合

9樓:匿名使用者

甲方沒有提供完整的設計資料甲方有責任

而你你在不知道標高地情況下 隨意的引用別的樓的標高而不事先詢問甲方或者設計方你也有責任

最重要的是解決問題而不是去討論誰的責任

10樓:匿名使用者

及時和甲方溝通,儘快找出個解決方案,雙方都有責任,現在要做的是把影響壓到最低。

11樓:匿名使用者

建設,監理,施工都有責任,總包方應負全責,甲方,監理方負連帶責任~

建築工程地基驗槽

12樓:匿名使用者

所有建(構)築物基坑均應進行施工驗槽。基坑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並清理後,施工單位召集,由總監工程師組織會議,施工五方主體(建設、施工、設計、地勘、監理)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合格後方能進行基礎工程施工。

不同建築物對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礎形式不同,驗槽的內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基槽的開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檢查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開挖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仔細觀察槽壁、槽底土質型別、均勻程度和有關異常土質是否存在,核對基坑土質及地下水情況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

(3)檢查基槽之中是否有舊建築物基礎、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築物的距離,基坑開挖對建築物穩定是否有影響;

(5)檢查核實分析釺探資料,對存在的異常點位進行復核檢查。

驗槽的過程主要包含以下幾點:

在施工單位自檢合格的基礎上進行.施工單位確認自檢合格後提出驗收申請.

2.由總監理工程師或建設單位專案負責人組織建設,監理,勘察,設計及施工單位專案負責人,技術質量負責人,共同按設計要求和有關規定進行.

(1)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2)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3)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鬆土(若分段開挖,則每段條件相同),條件良好的基槽。

(4)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負責及技術人員到場;

以下幾種情況無法驗槽

(1)基槽底面與設計標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較大,高差懸殊;

(3)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擾動明顯;

(4)槽底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溝槽、鏟齒痕跡;

(5)現場沒有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或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以下幾種情況應當推遲驗槽

(1)設計所使用承載力和持力層與勘察報告所提供不符;

(2)場地內有軟弱下臥層而設計方未說明相應的原因;

(3)場地為不均勻場地,勘察方需要進行地基處理而設計方未進行處理。

13樓:匿名使用者

建築工程地基驗槽程式:

所有建(構)築物基坑均應進行施工驗槽。基坑挖至基底設計標高並清理後,施工單位必須會同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等單位共同進行驗槽,合格後方能進行基礎工程施工。

一、驗槽時必須具備的資料和條件

(1)勘察、設計、建設(或監理)、施工等單位有關負責及技術人員到場; (2)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3)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

(4)開挖完畢、槽底無浮土、鬆土(若分段開挖,則每段條件相同),條件良好的基槽。

二、無法驗槽的情況

(1)基槽底面與設計標高相差太大; (2)基槽底面坡度較大,高差懸殊;

(3)槽底有明顯的機械車轍痕跡,槽底土擾動明顯;

(4)槽底有明顯的機械開挖、未加人工清除的溝槽、鏟齒痕跡; (5)現場沒有詳勘階段的岩土工程勘察報告或基礎施工圖和結構總說明。

三、驗槽前的準備工作

(1)察看結構說明和地質勘察報告,對比結構設計所用的地基承載力、持力層與報告所提供的是否相同;

(2)詢問、察看建築位置是否與勘察範圍相符; (3)察看場地內是否有軟弱下臥層;

(4)場地是否為特別的不均勻場地、是否存在勘察方要求進行特別處理的情況,而設計方沒有進行處理;

(5)要求建設方提供場地內是否有地下管線和相應的地下設施。

四、推遲驗槽的情況

(1)設計所使用承載力和持力層與勘察報告所提供不符; (2)場地內有軟弱下臥層而設計方未說明相應的原因;

(3)場地為不均勻場地,勘察方需要進行地基處理而設計方未進行處理。

五、驗槽的主要內容

不同建築物對地基的要求不同,基礎形式不同,驗槽的內容也不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根據設計圖紙檢查基槽的開挖平面位置、尺寸、槽底深度;檢查是否與設計圖紙相符,開挖深度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2)仔細觀察槽壁、槽底土質型別、均勻程度和有關異常土質是否存在,核對基坑土質及地下水情況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

(3)檢查基槽之中是否有舊建築物基礎、古井、古墓、洞穴、地下掩埋物及地下人防工程等;

(4)檢查基槽邊坡外緣與附近建築物的距離,基坑開挖對建築物穩定是否有影響;

(5)檢查核實分析釺探資料,對存在的異常點位進行復核檢查。

六、驗槽方法

驗槽方法通常主要採用觀察法為主,而對於基底以下的土層不可見部位,要先輔以釺探法配合共同完成。 (一)觀察法

1.觀察槽壁、槽底的土質情況,驗證基槽開挖深度,初步驗證基槽底部土質是否與勘察報告相符,觀察槽底土質結構是否被人為破壞。 2.

基槽邊坡是否穩定,是否有影響邊坡穩定的因素存在,如地下滲水、坑邊堆載或近距離擾動等(對難於鑑別的土質,應採用洛陽鏟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細鑑別)。

3.基槽內有無舊的房基、洞穴、古井、掩埋的管道和人防設施等。如存在上述問題,應沿其走向進行追蹤,查明其在基槽內的範圍、延伸方向、長度、深度及寬度。

4.在進行直接觀察時,可用袖珍式貫入儀作為輔助手段。 (二)釺探法 1.工藝流程

繪製釺點平面佈置圖→放釺點線→核驗點線→就位打釺→記錄錘擊數→拔釺→蓋孔保護→驗收→灌砂。 2.人工(機械)釺探

採用直徑φ22~25mm鋼筋製作的鋼釺,使用人力(機械)使大錘(穿心

錘)自由下落規定的高度,撞擊釺杆垂直打人土層中,記錄其單位進深所需的錘數,為設計承載力、地勘結果、基土土層的均勻度等質量指標提供驗收依據。是在基坑底進行輕型動力觸探的主要方法。 3.

作業條件

人工挖土或機械挖土後由人工清底到基礎墊層下表面設計標高,表面人工剷平整,基坑(槽)寬,長均符合設計圖紙要求;釺杆上預先用鋼鋸鋸出以300mm為單位的橫線,0刻度從釺頭開始。 4.主要機具

釺杆:用直徑為φ22~25mm的鋼筋製成,釺頭呈60°尖錐形狀,釺長2.1~2.6m;

大錘:普通錘子,重量8~lokg;

穿心錘:鋼質圓柱形錘體,在圓柱中心開孔φ28~30mm,穿於釺杆上部,錘重lokg;

釺探機械:專用的提升穿心錘的機械,與釺杆、穿心錘配套使用。 5.根據基坑平面圖,依次編號繪製釺點平面佈置圖

按釺點平面佈置圖放線,孔位灑上白灰點,用蓋孔塊壓在點位上作好覆蓋保護。蓋孔塊宜採用預製水泥砂漿塊、陶瓷錦磚、碎磨石塊、機磚等。每塊蓋塊上面必須用粉筆寫明釺點編號。

6.就位打釺

鋼釺的打入分人工和機械兩種。

人工打釺:將釺尖對準孔位,一人扶正鋼釺,一人站在操作凳子上,用大錘打鋼釺的頂端;錘舉高度一般為50cm,自由下落,將釺垂直打人土層中。也可使用穿心錘打釺。

機械打釺:將觸探杆尖對準孔位,再把穿心錘套在釺杆上,扶正釺杆,利用機械動力拉起穿心錘,使其自由下落,錘距為50cm,把觸探杆垂直打入土層中。

7.記錄錘擊數

釺杆每打入土層30cm時,記錄一次錘擊數。釺探深度以設計為依據;如設計無規定時,一般釺點按縱橫間距1.5m梅花形佈設,深度為2.1m。 8.拔釺、移位

用麻繩或鋼絲將釺杆綁好,留出活套,套內插入撬棍或鋼管,利用槓桿原理,將釺拔出。每拔出一段將繩套往下移一段,依此類推,直至完全拔出為止;將釺杆或觸探器搬到下一孔位,以便繼續拔釺。

9.灌砂

釺探後的孔要用砂灌實。打完的釺孔,經過質量檢查人員和有關工長

檢查孔深與記錄無誤後,用蓋孔塊蓋住孔眼。當設計、勘察和施工方共同驗槽辦理完驗收手續後,方可灌孔。 10.質量控制及成品保護

(1)同一工程中,釺探時應嚴格控制穿心錘的落距,不得忽高忽低,以免造成釺探不準,使用釺杆的直徑必須統一。

(2)釺探孔平面佈置圖繪製要有建築物外邊線、主要軸線及各線尺寸關係,外圈釺點要超出墊層邊線200~500mm。

(3)遇鋼釺打不下去時,應請示有關工長或技術員,調整釺孔位置,並在記錄單備註欄內做好記錄。

(4)釺探前,必須將釺孔平面佈置圖上的釺孔位置與記錄表上的釺孔號先行對照,無誤後方可開始打釺;如發現錯誤,應及時修改或補打。

(5)在記錄表上用有色鉛筆或符號將不同的釺孔(錘擊數的大小)分開。

(6)在釺孔平面佈置圖上,註明過硬或過軟的孔號的位置,把枯井或墳墓等尺寸畫上,以便設計勘察人員或有關部門驗槽時分析處理。 (7)打釺時,注意保護已經挖好的基槽,不得破壞已經成型的基槽邊坡;釺探完成後,應做好標記,用機磚護好釺孔,未經勘察人員檢驗複核,不得堵塞或灌砂。

(三)驗槽注意事項

驗槽時應重點觀察柱基、牆角、承重牆下或其他受力較大部位;如有異常部位,要會同勘察、設計等有關單位進行處理。 (四)輕型動力杴探

遇到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在基坑底普遍進行輕型動力觸探(現場也可用輕型動力觸探替代釺探): 1.持力層明顯不均勻; 2.淺部有軟弱下臥層;

3.有淺埋的坑穴、古墓、古井等,直接觀察難以發現時; 4.勘察報告或設計檔案規定應進行輕型動力觸探時。

電腦藝術設計人員進 求

其實作為一個學藝術的學生,首先你要把你自己的美術基礎打好,畢竟軟體只是你手中的一支畫筆,能不能畫出,設計出好的作品,不光是隻會用軟體就可以解決的。在學校的時候一定要把美術基礎打牢,軟體我推薦你首先要學會photoshop,這是作設計必用軟體。然後要學習向量的coreldraw,這一個軟體和illus...

傢俱設計和建築設計,傢俱設計師屬於建築設計方面嗎 還是室內設計啊

1.傢俱行業相對低端,入門要求低,屬於設計中的比較落後的行業,但是近年發展較快,比較容易 建築行業相對高階很多,行業要求高,行業也相對規範化,入門要求相對高些。2.設計方面相對來說算是想通,但是具體還需要再自己選擇後入門後有更專業的學習,比如建築需要更多的嚴謹的知識,一個樓塌了和一個衣櫃倒了的效果肯...

建築設計好還是結構設計好是做建築設計結構設計好,還是做土建好啊,這兩個一年收入大概可以有多少

建築設計 一般就是建築學專業。是研究建築的使用功能,平面佈局,外觀內造型。需要美術基礎,培養空容間想象力和美學素質,需要了解建築歷史和建築文化等。結構設計 一般也叫建築結構,土木工程,工民建。主要是建築的安全,抗震,基礎等。需要很強的數學物理,力學,材料等知識。看你適合呢一個了。如果是比較理性嚴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