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什麼是屬於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

2021-03-04 05:00:01 字數 5903 閱讀 6538

1樓:不曾明瞭

截至2023年底,我國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非遺名錄(含「急需保護名錄」)的專案已達39個,也是目前世界上擁有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23年通過的:崑曲;

2023年通過的:古琴藝術;

2023年通過的:新疆維吾爾木卡姆藝術、蒙古族長調民歌;

2023年通過的:中國蠶桑絲織技藝、福建南音、南京雲錦、安徽宣紙、貴州侗族大歌、廣東粵劇、《格薩爾》史詩、浙江龍泉青瓷、青海熱貢藝術、藏戲、新疆《瑪納斯》、蒙古族呼麥、甘肅花兒、西安鼓樂、朝鮮族農樂舞、書法、篆刻、剪紙、雕版印刷、傳統木結構營造技藝、端午節、媽祖信俗;

2023年通過的:京劇、中醫鍼灸;

2023年通過的:皮影戲;

2023年通過的:珠算;

2023年通過的:二十四節氣;

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23年列入的:羌年、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中國木拱橋傳統營造技藝;

2023年列入的:新疆的麥西熱甫、福建的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以及中國活字印刷術;

2023年列入的:赫哲族伊瑪堪說唱;

非物質文化遺產優秀實踐名冊:

2023年列入的:福建木偶戲傳承人培養計劃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7個傳統節日是什麼 10

2樓:牙牙的弟弟

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中元節。

1、春節

春節,即農曆新年,是一年之歲首,亦為傳統意義上的「年節」。俗稱新春、新歲、新年、新禧、年禧、大年等,口頭上又稱度歲、慶歲、過年、過大年。

春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民俗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踏青節、行清節、三月節、祭祖節,節期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自然節氣點,也是傳統節日。

清明節與春節、端午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除了中國,世界上還有一些國家和地區也過清明節,比如越南、韓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等。

這些國家的清明節與中國的傳統既有相似之處也有不同。2023年5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申報的清明節經***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端午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重午節、午日節、龍舟節、正陽節、浴蘭節、天中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端午節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民間四大傳統節日。端午文化在世界上影響廣泛,世界上一些國家和地區也有慶賀端午的習俗。

2023年5月,***將端午節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自2023年起,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

2023年9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批准將其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端午節成為中國首個入選世界非遺的節日。

4、七夕節

七夕節,又名七巧節、乞巧節、雙

七、七姐誕等,是一個以「牛郎織女」民間傳說為載體,以愛情為主題,以女性為主體的綜合性節日。

七夕節是世界上最早的愛情節日,七夕夜晚坐看牽牛織女星、訪閨中密友、拜祭織女、祈禱姻緣、切磋女紅、乞巧祈福等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七夕習俗。

古時候世間無數的有情男女會在七夕夜晚牛郎織女「鵲橋會」時,對著星空祈禱自己的姻緣美滿。

七夕節發源於中國,在部分受中華文化影響的亞洲國家如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也有慶祝七夕的傳統。2023年5月20日,七夕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5、中秋節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仲秋節、八月節、八月會、追月節、玩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時在農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將中秋節定在八月十六。

中秋節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至明清時,已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

自2023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2023年5月20日,***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6、重陽節

重陽節,為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日,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重陽節在歷史發展演變中雜糅多種民俗為一體,承載了豐富的文化內涵。

在民俗觀念中「九」在數字中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寄託著人們對老人健康長壽的祝福。

2023年,農曆九月九日被定為「敬老節」,倡導全社會樹立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風氣。2023年5月20日,重陽節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7、中元節

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七月半是民間初秋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盡孝。

「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時代民間的祭祖節,而被稱為「中元節」,則是源於東漢後道教的說法。道教認為七月半是地官誕辰,祈求地官赦罪之日,陰曹地府將放出全部鬼魂,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因此將七月半秋嘗祭祖節稱為「中元節」。

佛教中稱為「盂蘭盆節」。在統治者推崇道教的唐代,道教的中元節開始興盛,並且逐漸將「中元」固定為節名相沿迄今。中元節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

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均是中華民族傳統的祭祖大節。2023年5月,文化部將香港特區申報的「中元節(潮人盂蘭勝會)」入選,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3樓:匿名使用者

春節、端午節等傳統節日,從遠古流傳至今,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與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悠久歷史一脈相承,不僅構成了中華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蘊,也承載著中華民族文化淵源的基因,是一份寶貴的精神文化遺產。然而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全球化文化的侵襲,這些節日正在逐漸喪失魅力。

現在,儘管春節仍然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但是年味卻越來越淡,不但過年的內容和形式都有不小的變化,就是人們內心那種憧憬與期盼也無從撿拾。比起春節,其他傳統節日就更顯頹落了。雖然我們依然會在元宵節吃元宵、端午節包粽子,但是除了吃的形式不減,節日文化的內涵卻越來越枯萎,人們參與的熱情與日俱減,近乎名存實亡。

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一些舶來的「洋節」卻是越過越紅火,尤其是都市裡的青年人蔘與聖誕節、情人節間的熱情,更襯托出傳統節日的冷清。

2023年12月31日,文化部向社會公示了第一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包括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等中國傳統節日入圍。這標誌著一場「民族節日保衛戰」從**層面開始打響,令人振奮。相信這份有很強內聚力和廣泛包容性的民族精神文化遺產,在**的關注和扶持下,在熱心民族民俗文化的國民參與下,必將在未來的歲月裡不斷創新發展,發揚光大。

傳統節日入圍首批國家文化遺產名錄

第一批501項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名單近日開始向社會公示,為期30天。據介紹,該名單是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及相關部門推薦申報的1315個專案進行審議後篩選而成,分為民間文學、**、舞蹈、戲劇、曲藝、雜技與競技、美術、手工技藝、傳統醫藥和民俗共10大類。其中,備受關注的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農曆二十四節氣、黃帝陵祭典、祭孔大典、屈原故里端午習俗等中國傳統節日進入推薦名單,另外,梁祝傳說、格薩爾史詩、蒙古族長調、川江號子、維吾爾木卡姆、秦腔、儺戲、吳橋雜技、水書等文化遺產均獲入選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民俗類推薦名單。

傳統節日的根源

節日的起源和發展是一個逐漸形成,潛移默化地完善,慢慢滲入到社會生活的過程。它和社會的發展一樣,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我國古代的這些節日,大多和天文、曆法、數學,以及後來劃分出的節氣有關,這從文獻上至少可以追溯到《夏小正》、《尚書》,到戰國時期,一年中劃分的二十四個節氣,已基本齊備,後來的傳統節日,全都和這些節氣密切相關。

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員李露露女士新著《中國節――圖說民間傳統節日》,將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統計歸納為20個,其中春節、立春、元宵節、中和節(二月二日)、上巳節(三月三日)、清明節、天貺節(六月六日)、夏至節、七夕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都與時氣節奏大有關係。

而當中國農業文明發展到一定時期之後,傳統節日則又從性質到形式,開始為儒家倫理學說支撐的家族制度而服務。這種建立在農業經濟基礎上的以父家長為中心的家族制度,正是中國傳統文化所依託的社會結構,並對民間風俗產生了長期的、重大的影響。於是我們看到在傳統節日中,「農事」、「祈福」、「驅邪」等主題爾外,又新增了「祭祖」、「團圓」等「孝親」元素。

傳統節日斷裂現狀

我國現有的法定節日有10個,分別是:新年(西曆1月1日)、春節、國際勞動婦女節(3月8日)、植樹節(3月12日)、國際勞動節(5月1日)、五四青年節(5月4日)、國際兒童節(6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節(8月1日)、教師節(9月10日)、國慶節(10月1日)。其中只有春節屬於傳統文化節日。

其他節日,或**於重要的歷史事件(如國慶節),或與國家、**的行政設定有關,有的則是採用國際公例,總之多是近、現代發展形成的歷史產物。這是中國傳統節慶文化出現斷裂很重要的一個表現。

把時間上推,2023年辛亥革命之後,孫中山**取消了農曆紀年而改為國際通行的公曆紀年。同時,****還想把中國的傳統節日改為公曆日期慶祝,甚至為此採取了很多極端的做法,儘管當時的民眾並不買賬,依舊按照農曆慶祝傳統節日,但是公曆紀年卻由此確立下來。2023年胡適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號,將所有這些對傳統文化的不關愛,變成了一種特殊的行政干預的強硬方式,到2023年甚至把農曆全都廢掉了。

這樣,人們對傳統節日開始日漸淡漠,相反卻對國外的一些東西趨之若鶩。

同時,隨著中國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以及全球一體化程序的加劇,民間節日文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在不斷淡化,外來節日則逐漸抬頭。實際上,人們在節慶期間(包括傳統節日與外來節日)衣、食、住、行等消費生活觀念、方式上的具體改變,直接反映了中國民眾正經歷一場世界觀的巨大轉變。

傳統節日變化的兩種文化傾向

有專家把當前節日民俗文化劇變中表現出的文化傾向做了兩種歸納:

一是繼續堅持遵循古老的傳統民俗生活方式,或不能改變固有的生活方式和觀念,對文化的急劇變遷持某種排斥態度,對古老的民俗文化傳統經常表示出特殊的尊重,面對著眼前的文化劇變,產生了許許多多困惑,特別是對外來的西方文化難以認同。另外是迅速調適新的生活方式,去努力改變生存環境,隨時隨地尋求新的發展機會;甚至早在文化變遷之前,就已經先期接受了新事物、新觀念,適應了新的經濟衝擊和社會新潮流;同時很快接受了民俗文化的新變遷,比較習慣於選用其他民族的或外來的風俗習慣,並對古老的傳統民俗文化不表示什麼特別的尊重。

前一種傾向反映了傳統文化心理取向,它代表了一種傳統的謀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而後一種傾向顯示出融合新舊民俗文化的巨大適應能力……主動接受新文化,把對傳統民俗文化的重整再造和快速適應變遷作為最佳的求民族生存的文化策略。

當然這兩種文化傾向,往深處說,依然是反映了兩種認識觀的區別。一味謂嘆「人心不古」、「背棄傳統就是敗家」,或是「覺今是而昨非」聲言「傳統文化不能適應時代要求」,恐怕都不是客觀的論斷。文明是人創造的,在傳播過程中,必定會優勝劣汰,因而需要我們不斷對傳統節日賦予新的內涵。

保護傳統節日民俗文化的意義

傳統的節日文化是一個民族的東西,是一個民族共同創造的共同享受的一種文化,這種文化會自然形成一個民族的凝聚力在裡面,再有附加其上的審美情感、趣味,它的精神影響力是巨大的。中國人之所以為中國人就是因為有這些東西來包裝著我們,真的被遺棄了,那我們在精神上也就算不上一個完整的中國人。

保護傳統節日文化的意義,中國民俗學會副會長宋兆麟這樣理解:第一,節日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我們說牽牛要牽牛鼻子,研究民間文化抓住節日,就可以帶出一系列的問題,比如民間文學、民間神話傳說等等,具有很重要的學術研究價值。第二,節日也是處於變化之中的,我們要考慮如何因勢利導,好的保留,壞的剔除,以使它更好地發展。

比如春節的一些禮儀形式,我就認為作揖要比西方的握手禮好,能夠保持距離。再比如鞭炮,儘管可以營造節日氣氛,但是汙染嚴重,而且存在隱患,如果能夠製造出改良的品種,只有聲響和光電,沒有煙塵和**,不是兩全其美嗎?第三,節日對於社會安定、人民和睦和增強民族凝聚力也很重要。

過節期間一方面家庭和睦,甚至平日不來往的樓上樓下、街坊鄰居見了面也會很禮貌地問好祝福,整個社會洋溢著安定祥和的氛圍;另一方面,犯罪率恐怕是最低的。再有,中國人無論走到**,春節是一定要過的,這就是我們民族的凝聚力。

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有哪些?

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位居世界第一。包括 皮影戲,剪紙,古琴,第七,珠算,二十四節氣,鍼灸,書法,京劇,活字印刷術,清明節!中國48處世界世界遺產.至2014年6月,中國已有47處自然文化遺址和自然景觀列入 世界遺產名錄 6月22日在第38屆世界遺產大會上,中國大運河專案被批准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何不同

非物質文化遺產指被各群體 團體或有時為個人視為其文化遺產的各種實踐 表演 表現形式 知識和技能及有關的工具 實物 工藝品和文化場所。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有哪些 列入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的中國專案序號 遺產項名稱 批准時間 1 崑曲 2001年 5月 2 古琴藝術 2003年11月...

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文寫什麼呢,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作文寫什麼呢?

如果有一個唐代泥人,或泥人工坊遺址,這是物質文化遺產,如果現在還有人會泥人技術,可以隨時造出泥人,這個傳承下來的技術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很多古代的東西都是隻見東西,但製作方法失傳了,這個製作方法就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他的比如古劍和古劍製作方法 古琴和古曲演奏,古陶瓷和古陶瓷工藝,都是這種關係。所謂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