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入海口是哪?為什麼經濟比長江入海口的上海差那麼多

2021-03-04 03:23:20 字數 5658 閱讀 6577

1樓:dreamer_林

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

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的中心城市。

經濟差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地形的限制 你看地圖的時候就明白了。

為什麼黃河的入海口東營沒有長江入海口上海繁華?

2樓:邁阿密小雞頭

1.歷史上黃河多次改入海口;2.黃河在下游由於泥沙淤積形成地上河,不適合航運;3.黃河注入渤海,航運價值較低。

3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地處南方,屬於**帶絲潤氣候,整個地區降水量大,河流流量大、河道寬,有較好的航運能力,貨物吞吐量大;長江三角洲地區又是歷史上有名的魚米之鄉,農業生產一向發達,人口眾多,又沒有冰凍期,這就為上海繁榮和發展創造了較好的條件。在再加上歷史的原因,上海就成為一個經濟、文化都很發達的城市。黃河則地處北方,經常乾旱,流量小,航運價值不高,還有冰凍期,東營地區農業和人口也無法和 長江三角洲地區相比,而且歷史上 黃河又多次改道,氾濫成災,這些情況決定了黃河的入海口東營不可能比長江入海口——上海繁華。

4樓:羽扇芒履

1.黃河很容易改道,周邊的城市經常被淹,常常遷徙,城市發展和利用黃河航運的穩定性較差。

2.黃河水量不穩定,乾旱的年份經常斷流,尤其現在最近幾年,斷流長達幾個月,航運的發展受到了限制。

3.黃河下游流經華北平原,冬季要結冰的,即使黃河不斷流,也會封航的。

4.最關鍵的黃河每年的攜帶的泥沙在入海口每年以一公里的速度向渤海延伸,山東的墾利縣每年新增土地幾萬畝,入海口每年都在變,不易形成穩定的濱海港口城市。

5樓:

黃河的入海口總是改道

6樓:匿名使用者

黃河沿岸水土流失嚴重,泥沙淤積在河口,泥沙多了水就淺了,大的船舶就進不去港口,交通不便的話自然經濟就差些;上海位於長江口,有中國最大的外貿港口和最大工業基地,地理位置好,交通便捷,長三角腹地江浙等省的經濟也較發達,是國際知名的大都市,黃河入海口的東營根本比不上。

7樓:墨舞簫竹

歷史上黃河多次改道,黃河水土流失嚴重,河口三角洲面積不斷增加,黃河下游容易形成地上河,冬天有結冰期,航運不便。

8樓:多雲轉晴在街頭

1、黃河流域水土流失嚴重,河沙淤積在下游形成地上河,航運價值不高。

2、黃河入海口土壤鹽鹼化嚴重,農業生產條件差。

3、黃河沿岸的工商業生產不如長江發達,聯絡上下游的需求較少。

4、黃河地處秦嶺——淮河一線以北,冬季有結冰期。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問題問的很好,雖然都是入海口但1從歷史的角度說 上海開發的比東營要早不知道多少年,2上海是世界天然的深水港,東營不具備大型輪船停泊的港口能力,上海的地理位置比東營優越的多 東臨東海 西部又是中國富饒的江浙之地,東營在中國的內海渤海,有很大的侷限性,3,黃河和長江也是不能比的黃河基本失去了作為河流航運能力,而長江航運發達。

10樓:匿名使用者

主要是與當地的社會發展,經濟狀況有關係!

11樓:happy我賣糕的

黃河經常氾濫決堤,而且沿途商業不發達 。。。

12樓:

黃河容易改道,在唐朝時在黃海入海,現在在渤海,黃河的泥沙量太大,水能小,推動不了大噸位的船,運輸條件沒長江的好,長江水能大,被稱為水能寶庫,能推動大噸位的船,便於把西部的能源運輸到東部工業發達區,並且瀕臨東南亞,人口多,有大的消費市場,便於經濟交流,優勢當然十分明顯,還有就是發展時間久。

13樓:家鄉_de_秋風

因為那是沼澤地,氣候不好

14樓:匿名使用者

沖積泥沙太多,建不了良港。

15樓:有鬼的夜

簡單說就是應該長江航運價值高,黃河不行,

16樓:對湖

東海比渤海接近世界,長江中下游是沖積平原,而黃河流沙不穩

17樓:諸葛明媚

上海較早成為對外通商口岸。

18樓:匿名使用者

哇 這問題好多人關注啊。東營人蠻多的啊……

19樓:匿名使用者

歷史的原因導致開發晚及開發力度小.

20樓:匿名使用者

長江入海口更加適宜居住,水運也好,人口多

21樓:天行陶然

長江流域水運便利、腹地經濟很繁榮、地理位置以及政策方面也有優勢

22樓:韓峰

有很多原因:個人觀點認為如歷史原因;黃河經常改道;還有就是上海的獨特的地理位置優勢,答的不好請多多指教。

為什麼長江入海口有上海,珠江有廣州,黃河沒有什麼?

23樓:匿名使用者

東營是萬里黃河入海的地方,是中國第二大油田勝利油田的所在地,是黃河三角洲

的中心城市。黃河之黃、草原之綠、大海之藍,共同繪製了一幅多彩畫卷。這裡還有中國最完整、最廣闊、最豐富的溼地生態系統,著名的黃河三角洲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被譽為鳥類的天堂。

黃河入海口,位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黃河口鎮境內。地處渤海與萊州灣的交匯處,2023年黃河決口改道而成。這裡曠野茫茫,芳草萋萋,國家級保護珍禽四季隨處可見。

黃河兩岸,林場、蘆葦、牧草帶植被種類層次分明,黃河如同一條黃龍深入蔚藍大海,堪稱天下奇觀。夕陽西下、長河落日的迷人風情,令人神往。

利津以下為黃河河口段,隨著黃河入海口的淤積—延伸—擺動,入海流路相應改道變遷。目前黃河河口入海流路,是2023年人工改道後經清水溝淤積塑造的新河道,是一個弱潮陸相河口。

24樓:匿名使用者

簡單的說就是因為上海那有歷史原因 還有地理因素

25樓:羽化雨心

在黃河旁邊會被淹死(解放前二千多年中,黃河決口氾濫達1500多次,其中大的改道就有26次。2023年以前,黃河涉流改道在今黃河道以北,最北曾沿太行山麓北流,再折向東流入海。2023年築太行堤阻水北流,迫使黃河南流入淮,奪淮河道入海,歷經約400年,直到1855 年黃河又在銅瓦廂決口東流,奪大清河由利津入海,即今黃河下游河道。

自此以後,人們築堤防洪,河流泥沙被約束在堤內大量沉積,導致河床日益淤高。每次決口氾濫都給廣大人民帶來深重的災難。尤其是2023年,國民黨反動派扒開花園口大堤,河水淹沒了豫、皖北、蘇北等66個縣,造成5.

4萬多平方公里的黃致使1250萬**離失所,89萬人喪命)

26樓:葉落√知秋

黃河河口位於渤海灣與萊州灣之間,河口潮流作用很弱,潮差通常 只有零點八至一米,潮區界距河口不過二十至三十公里,入海的泥沙約有百 分之四十左右在口門附近堆積。由於河口沙嘴向海外迅速伸展,從而使河槽 縱比降減小,泥沙淤積,河床抬高,逕流宣洩不暢。洪水時發生河道分汊或 放棄舊河槽,另從低窪地尋找新的路徑入海。

此後,新的河道又將重複以上 新老套迭的河道發育的歷史過程,使尾閭河段一直處於淤積延伸——擺動—

—改道的週期性演變過程中,成為弱潮多沙延伸擺動頻繁的堆積型河口。

自 1855 年黃河奪大清河道入渤海的百餘年來,其決口改道的範圍,北起 徒駭河的套兒河河口,南迄小清河口之間,成為三角洲的南、北緣,以利津 縣東的寧海為頂點。近代黃河三角洲的全部面積達五千四百五十平方公里。 如以 1855 年的推測岸線為內界,則 1855 年以後新淤積而成的三角洲部分為 二千九百七十平方公里。

近代黃河三角洲範圍內,自 1855 年開始的百餘年間,黃河尾閭的決口改 道達五十餘次。其中較大的擺動改道有十二次之多①。三角洲上廢棄的河道, 鱗次櫛比,從而形成放射狀的入海水系,發育成典型的扇形三角洲。

綜觀近 代黃河三角洲海岸的發展過程,其間除去 1938 年至 1947 年因花園口掘堤黃 河改道南泛的幾年以外,大致可分為以下四個價段:

1.1855—1896 年黃河改道的初期

1855 年銅瓦廂決口之初,下游入海河道未築堤防,黃河所挾帶的泥沙, 大部沉積在張秋鎮以上的沖積扇上,由此下洩至大清河口的水較清,泥沙很 少在河口淤積。史載同治十二年(1873 年)齊河至利津「每有漲溢,出槽不 過數尺,尚可抵禦,並無開口奪流之事」②。光緒元年(1875 年)以後,銅 瓦廂以下陸續修築南北大堤,泥沙淤積於河床,使河床墊高拓寬。

光緒八年

(1882 年),歷城桃園決口,下游河道從此以決徙為常態,至光緒二十二年

(1896 年),已是水行地上,河底高於平地。總的情況是,在這四十年內, 黃河泥沙多因河水的泛濫沉積於河漫灘,河口外的堆積相對來說還比較緩 慢。

2.1897—1937 年黃河尾閭大幅度擺動時期

光緒二十三年(1897 年)黃河改道,經民豐以下,從最南面的絲網口入 海,進入萊州灣。這條被稱做永豐河的入海水道,行水八年之後,光緒三十 一年(1905 年),又北徙奪徒駭河入海,進入渤海灣③。行水十二年之後,

1917 年,又經鐵門關以北分道向東北流入車子溝及鉤口。1928 年,復南移至

鐵門關以南向東南經由青坨子以北入海。1934 年,又北移經宋春榮溝入海, 直至 1937 年止。這一時期,海岸線隨著入海口的改變,自南而北,又由北而 南,反覆移動,此漲彼退,遍及整個三角洲海岸,使海岸線向前推移曲折成 花瓣狀。

圖 4-5 近、現代黃河扇形三角洲的形成

3.1947—1976 年河口向東、向北形成兩大沙嘴時期

1938 年,花園口掘堤,黃河改道入淮,三角洲田淤漲轉入浸蝕後退,直

① 龐家珍等:《黃河河口演變·ⅰ.近代歷史變遷》,《海洋與湖沼》10 卷 2 期,1979 年 4 月。

② 《再續行水金鑑》卷九七。

③ 陸克銘:《踏勘黃河海口情形報告》,《黃河水利月刊》1 卷 5 期,1934 年。

至 1947 年 3 月花園口堵口河復故道時,東行由甜水溝入海。在行水六年期間, 黃河泥沙在口外堆積,形成甜水溝大沙嘴。1954 年,甜水溝入海道淤塞,改 由西河口以北的神仙溝入海。

1964 年,在羅家屋子人工改道,使向北分流至 鉤口入海。隨著神仙溝、鉤口海岸的迅速向海推進,在偏東北方形成神仙溝

——鉤口大沙嘴。原來甜水溝大沙嘴的海岸即每年以一百至一百二十米的速 度後退。這一時期,黃河入海道雖兩度遷移,但已無氾濫之災。

黃河泥沙大 量輸入河口,年造陸速度達三十三至三十四平方公里,是三角洲增長速度較 快時期。

4.1976 年起改由清水溝入海時期

1976 年 5 月,經過實地勘查,為更利於行水入海,再次人工改道,在西 河口截流,使自軍馬場附近順清水溝引河,由甜水溝大沙嘴北側的小海灣入 海,行水至今。

解放後,由於兩次人工改道,使三角洲頂點由寧海下移至魚窪附近,三 角洲改道擺動的範圍也縮小至鉤口與宋春榮溝之間,這使海岸演變動力發生 新的變化。今後三角洲海岸的發展趨勢,甜水溝與神仙溝兩大沙嘴之間的新 河口區,繼續猛烈外長。這一新淤漲的稱作黃河孤島的地區,正縱橫豎立著 勝利油田的油井,成為平疇沃野的工農業生產基地。

三角洲北部神仙溝—— 鉤河口大沙嘴將轉入浸蝕後退階段,三角洲南部甜水溝大沙嘴以南至小清河 口的岸段,則將保持基本穩定或稍有增長的狀態①。

隨著近、現代黃河三角洲的發育,它正與渤海灣北面的灤河三角洲,從

南北兩翼有如發動鉗形攻勢競相把自己的三角洲推向渤海灣,使渤海灣越來 越小。但是,黃河初改道由利津入海時,由於潮流受到新河口口門原河道沙 嘴遮掩,海域淺緩,造陸迅速。百餘年來,隨著河道的延伸及河床擺動範圍 的縮小,河流的挾沙能力和海域的容沙能力都相對有了增加,今後的造陸面 積勢將出現逐步遞減的趨向。

沒有大型發展城市是很正常的

怎麼去黃河入海口

東營市有公交173路,可以抵達黃河入海口景區。173路公交車 市公交公司至黃河入海口旅遊景區 自市公交公司發車,經膠州路 府前街 東三路 北一路 東八路 到達黃河入海口風景區。市公交公司計劃發車時刻 06 00 08 00 09 00 11 00 12 00 14 00 15 00 黃河入海口計劃發...

黃河入海口未形成大城市原因,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大城市

重慶 武漢 上海之所以形成大城市,其中涉及到河流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河流的流量比回較大,有比較發達的答 航運,有助於其城市的發展 而黃河的中上游處於我國的西北,雨量少,只有在夏季汛期的時候水量會大點有一定的航運能力外,其餘時間基本上不能提夠航運,因而也影響了起河口城市的發展 黃河入海口為什麼沒有形成...

東營黃河入海口遊作文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去黃河入海口玩,在去的路上媽媽就告訴我入海口非常地美麗。媽媽,那是什麼啊?我指著遠處一大片紅紅地菜地問。哦,那是黃新菜,你看好看嗎?紅紅的,像不像一大片地毯啊?所以我們都叫它紅地毯。媽媽,仙鶴,仙鶴!我看見三隻仙鶴在紅地毯邊上站著,還有許多的海鷗在悠閒的散著步。在溼地保護區有許多的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