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油爆蝦的來歷與典故,上海油爆蝦的來歷與典故

2021-03-04 02:26:28 字數 3416 閱讀 4152

1樓:金寶貝月嫂

上海油爆蝦的來歷

油爆蝦是一道漢族名菜,屬於上海菜或浙江菜,是江南傳統下酒佳品。通常選用中小型蝦,用旺火菜籽油鍋炸蝦,燒好後蝦外脆內嫩。蝦殼紅豔鬆脆,若即若離,入口一觸即脫,蝦肉鮮嫩、略帶甜酸,風味獨特。

菜品製作

材料:河蝦300克,大蔥1根,生薑1小塊,幹辣椒5個;調料:食用油500克(實耗30克),香油1小匙,醬油1小匙,料酒2小匙,香醋1小匙,精鹽1小匙,白糖1/2小匙,味精1/2小匙;

製作工藝

1.河蝦剪淨須足,洗淨備用;

2.幹辣椒洗淨切段;

3.蔥洗淨切絲;

4.姜洗淨切末;

5.熱鍋加油燒至高溫,倒入蝦,翻動數下迅速撈起,稍稍瀝乾油後,再放入鍋中,如此反覆三次;

6.鍋內留少許油,加辣椒、蔥絲、薑末煸香,倒入鹽、味精、糖、香醋、醬油後小炒數下,加料酒攪勻,待汁液變稠時,倒入河蝦,翻炒數下,淋上香油即可。

工藝提示

1. 油爆蝦宜用素油,如果用葷油,涼後即起白沙,令人望而生膩;

2. 因有過油炸制過程,需準備花生油750克。

菜品營養與健康

河蝦:蝦營養豐富,其肉質鬆軟,易消化,對身體虛弱以及病後需要調養的人是極好的食物;

蝦中含有豐富的鎂,能很好的保護心血管系統,它可減少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防止動脈硬化,同時還能擴張冠狀動脈,有利於預防高血壓及心肌梗死;

食譜相剋

蝦不宜與豬肉同食

同時忌與狗肉、雞肉、獐肉、鹿肉、南瓜同食;糖、果汁與蝦相剋:同食會腹瀉。

健康提示

1. 蝦經油爆,表面油光潤滑,蝦殼薄亮透明,故又稱「光明蝦炙」;

2. 油爆蝦分老爆、嫩爆兩種,老爆蝦蝦肉略收縮,有韌勁、味極鮮。嫩爆蝦蝦肉較嫩,另有一番清鮮味。特別在端午節前後,蝦腦豐富,顯得格外鮮香肥嫩。以上介紹的方法為老爆蝦法;

3. 此菜是江南傳統下酒佳品。

如回答滿意,望採納。謝謝!

一些美食的來歷和典故

2樓:許穎芝

炸年糕的來歷

年糕有兩千多年曆史,馳譽南洋歐美不衰,這裡面還有一個典故。春秋時期,吳王闔閭命伍子胥築"闔閭大城",建成後,大宴眾將群臣慶功。惟有伍子胥悶悶不樂,他料吳王驕奢不防備越王勾踐和范蠡,國家遲早將亡。

回營後他密囑身邊隨從說:"我死後,如國家遭難,民飢無食,可往相門(蘇州六個主要城門之一)城下掘地三尺得食。"果如所料,伍子胥後來遭誣陷身亡,吳國被越軍橫掃而滅。

這時都城斷糧,餓殍遍野。隨從們帶領百姓前往相門拆城掘地,這才發現原來相門的城磚不是泥土做的,而是用糯米磨成粉做成的。從此,人們為了紀念並銘記伍子胥的功績與忠烈,就在春節這一天家家吃年糕。

春節,我國很多地區都有講究吃年糕。年糕又稱「年年糕」,與「年年高」諧音,意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年糕作為一種食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

2023年,考古工作者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母系氏族社會遺址中發現了稻種,這說明早在七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已經開始種植稻穀。漢朝人對米糕就有「稻餅」、「餌」、「餈」等多種稱呼。古人對米糕的製作也有一個從米粒糕到粉糕的發展過程。

公元六世紀的食譜《食次》就載有年糕「白繭糖」的製作方法,「熟炊秫稻米飯,及熱於杵臼淨者,舂之為米諮餈,須令極熟,勿令有米粒……」即將糯米蒸熟以後,趁熱舂成米諮,然後切成桃核大小,晾乾油炸,滾上糖即可食用。 將米磨粉制糕的方法也很早。這一點可從北魏賈思勰的《齊民要術》中得到證明。

其製作方法是,將糯米粉用絹羅篩過後,加水、蜜和成硬一點的麵糰,將棗和栗子等貼在粉團上,用箬葉裹起蒸熟即成。這種糯米糕點頗具中原特色。 年糕多用糯米磨粉製成,而糯米是江南的特產,在北方有糯米那樣粘性的穀物,古來首推黏黍(俗稱小黃米)。

這種黍脫殼磨粉,加水蒸熟後,又黃、又粘、而且還甜,是黃河流域人民慶豐收的美食。明崇禎年間刊刻的《帝京景物略》一文中記載當時的北京人每於「正月元旦,啖黍糕,曰年年糕」。不難看出,「年年糕」是北方的「粘粘糕」諧音而來。

年糕的種類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有北方的白糕、塞北農家的黃米糕、江南水鄉的水磨年糕、臺灣的紅龜糕等。年糕有南北風味之別。 北方年糕有蒸、炸兩種,均為甜味;南方年糕除蒸、炸外,尚有片炒和湯煮諸法,味道甜鹹皆有。

據說最早年糕是為年夜祭神、歲朝供祖先所用,後來才成為春節食品。 年糕不僅是一種節日美食,而且歲歲為人們帶來新的希望。正如清末的一首詩中所云:

「人心多好高,諧聲制食品,義取年勝年,籍以祈歲諗。」

3樓:引n子

葫蘆雞被譽為「長安第一味」,因其形似葫蘆而得名。此菜源於唐代,據說,禮部尚書韋陟對飲食極為講究,他令家廚烹製酥嫩的雞肉,第一位廚師採用清煮後炸的方法,韋陟嘗後認為肉質太老,便將廚師杖擊致死。第二位廚師採用先煮後蒸再炸的方法,酥嫩要求都達到了,但雞肉脫骨,韋陟認為是廚師偷吃了又將這位廚師打死。

第三位廚師吸取前兩位的經驗,把雞肉用麻繩捆紮起來烹製,這樣做出的雞不但香醇酥嫩,回味悠長,而且形似葫蘆,後經歷代名廚不斷改進、提高,技法日臻完善。

4樓:樂正子

各種川菜的由來及其典故

5樓:百度使用者

太多了,先說幾個最經典的吧。

麻婆豆腐

四川傳統名菜,始創於清同冶初年,當時成都北郊萬福橋有一陳興盛飯鋪,主廚掌灶的是店主陳春富之妻陳劉氏。她用鮮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醬等燒製而成。她烹製的豆腐,麻、辣、燙、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歡迎,人們越吃越上癮,名聲漸傳開,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傳稱為麻婆豆腐,從此名揚全國。

回鍋肉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

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久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久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夫妻肺片

相傳當年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華,與其妻一道以製售涼拌牛肺片為業,他們夫妻倆親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籃叫賣。由於他們經營的涼拌肺片製作精細,風味獨特,深受人們喜愛。為區別一般肺片攤店,人們稱他們為「夫妻肺片」。

夫婦二人設店經營後,在用料上更為講究,以牛肉、心、舌、肚、頭皮等取代最初單一的肺,質量日益提高。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風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6樓:匿名使用者

有很多所謂典故只是炒作出來的。真正有憑有據的有丁寶楨的宮保雞丁、蘇出皮(即蘇東坡,眉山本地人給取的外號叫蘇出皮)的東坡肉、郭朝華夫婦的夫妻肺片等,像回鍋肉之類只是傳說,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據是誰首創的。還有就是現在餐飲企業為營銷而杜撰了很多所謂典故而把菜品與文化掛上鉤,完全是營銷行為,不可全信。

至於現在鬧得沸沸揚揚的地溝油問題,這的確有部分小店在幹這種勾當。不過只要你上比較大點的餐廳是不會存在這個問題的。提醒一點,不要去菜價很便宜的地方吃,那便宜的地方往往就是通過地溝油第勾當降低成本的。

上海的地名來歷,上海名稱的由來

上海市區原是吳淞江下游的一個漁村,至唐宋逐漸成為繁榮的港口。南宋鹹淳年間 1265 1274年 建上海鎮,鎮因黃浦江西的上海浦得名。1291年 至元二十八年 經元朝廷批准,1292年正式分設上海縣,轄華亭縣東北 黃浦江東西兩岸的高昌 長人 北亭 海隅 新江等5鄉,為松江府屬縣。上海名稱的由來 春秋時...

靜字的典故與來歷,「靜」字的來歷

卷三 鬥部 鬧 nao4 不靜也。從市 鬥。北方人過年必吃魚,年年有餘 德化民間逢年過節時,家宴中要有魚。魚是敬神時用的 肉 魚 蛋 這三牲中必不可少的。人們對魚這麼珍視,這是有來歷的。屍子 中記載 遂人之世,天下多水,故教民以漁 其原因是魚的繁殖快,非陸地上一般動物所能比的。在遠古年代人丁稀少,魚...

上海市的簡稱由來上海的簡稱滬的來歷?

上海,簡稱 滬 別稱 申 相傳春秋戰國時期,上海曾經是楚國春申君黃歇的封邑,故上海別稱為 申 公元4至5世紀時的晉朝,以捕魚為生的居民創造了一種竹編的捕魚工具叫 扈 又因為當時江流入海處稱 瀆 因此松江下游一帶被稱為 扈瀆 以後又改 扈 為 滬 上海,簡稱 滬 別稱 申 大約在6000年前,現在的上...